
预估数据显示,1月份非有地私宅整体转售价自2020年7月以来首次下跌。中央区以外私宅和其他中央区私宅转售价,在1月份分别下滑1.2%和0.2%。核心中央区私宅转售价,则环比上扬2.5%。
农历新年假期和房地产降温措施导致非有地私宅转售价自两年多来首次下滑,1月份转售价环比下跌0.6%,交易量则连续四个月下跌,环比滑落22.6%。
分析师认为,价格下滑只是暂时性的,因为新私宅供应有限而需求不减,预计价格接下来保持平稳。
预估数据显示,1月份非有地私宅整体转售价自2020年7月以来首次下跌。
代表大众化私宅的中央区以外(OCR)私宅和代表中档私宅的其他中央区(RCR)私宅转售价,在1月份分别下滑1.2%和0.2%。代表高档私宅的核心中央区(CCR)私宅转售价,则环比上扬2.5%。
农历新年少人看房 交易量因此相应减少
若与去年同期相比,整体非有地私宅转售价上扬8.6%;高档、中档和大众化私宅的转售价分别上升6.4%、7.8%和9.7%。
价格下滑主要是因为农历新年期间看房的人较少,交易量也相应减少。
1月份有519个单位转手,比去年12月少了22.6%。若与去年1月相比,则减少43.2%。最多单位转手的是中央区以外地区,大众私宅占了总交易量的48.7%,中档和高档私宅分别占30.6%和20.7%。
去年9月出台的房地产降温措施似乎奏效,屋主必须在卖掉私宅15个月后才能购买转售组屋,加上利率高涨,让一些计划出售房子的屋主打退堂鼓。
房价依然高企,尤其是新私宅价格,导致购买替代房子的成本很高。此外,一些屋主可能因为租金收入依然很好而留着房子出租。
大众化私宅的需求可能受降温措施影响,交易量因此环比下跌37%,是跌幅最大的私宅类别。
一些计划从私宅搬到组屋的屋主因为新条例而暂缓卖房,使到市场上求售的转售私宅供应减少。
经济前景依旧不明朗,利率预料还会逐步上升,买家会保持谨慎。他们在购买较贵的私宅时,也会考虑到最近调高的买方印花税税率,以及对交易价的影响。
整体转售私宅价格预料会相对稳定,有限的供应量有助于支撑价格。
预计接下来数月有更多新私宅项目完工,到时不愿降价的屋主可能会面对价格压力。
不过中国重开边境,到我国买房的中国买家可能会增多,若房价有所下滑,反而是买家进场的时机。
预计今年推出的新私宅项目有30个,比去年多一倍,而这些新私宅的售价预料会比附近的旧项目转售价高,可能推动整体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