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致力于保护猫科动物的组织SWAG 不时会在乌敏岛举办夜间导赏活动,带领公众寻找夜间出没的野生动物。虽然大家都期盼能一睹豹猫的风采,这种机会微乎其微,但参与者的热情从未因此减退。

即便未能邂逅这只新加坡最后的野猫,黑暗丛林中依旧隐藏着无数在夜晚苏醒的生命,闪烁的眼睛、此起彼落的声音唤醒了我们的感官。
在树影婆娑的夜晚,我们的耳朵变得敏锐,学会用聆听取代凝视,此时,听见往往比看见,更能点燃我们的想象力。静心倾听,是进入野性世界的第一步。

偶尔蔡亿辉会带团,毕竟他应该是看过最多本地豹猫的人。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在本地森林中亲眼看到野生豹猫的情景,蔡亿辉仍历历在目:“它好奇地看着我们,我们慢慢靠近,拍了几张照片,最后它才悄然转身,隐入丛林。那一刻真的非常超现实——我永远记得,那是2011年4月1日,但这绝不是愚人节的玩笑。”
那次目击,是自1968年以来,新加坡本岛首次记录到活体豹猫的存在。在此之前,所有关于豹猫的记录都来自路杀个体。如今,我们知道豹猫主要分布在德光岛、乌敏岛,以及中央和西部的集水区,仍顽强地生存在这片高速发展的城市森林中。

一谈起新加坡的野生动物,蔡亿辉的语速立刻加快,语气中满是掩不住的热情。他是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同时也负责策划馆内哺乳动物展区,最近本地英文媒体对他进行了采访,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包括收集本地路杀的野生动物,并将它们带回博物馆,并制成标本,透过对这些标本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饮食习性、栖息环境变化,甚至从中分析出哪些路段是路杀的高风险区域,从而制定更有效的野生动物保护策略。

自大学时期起,蔡亿辉便投入本地哺乳动物和豹猫的研究。为了追踪这种神秘的夜行猫科动物,他甚至有机会进入位于军事禁区内的德光岛——本地豹猫最密集的栖息地。根据研究统计,这座新加坡最大的外岛上栖息着约21只豹猫,是全岛豹猫数量最多的区域。

最近的一个重大发现,莫过于在东部的填海地带,也就是第五航站楼附近的次生林中,记录到了豹猫的踪迹。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新加坡,人工和自然的界限也变得暧昧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减少干扰,那些我们以为消失了的原始野性,也也会慢慢显影。
(豹猫图片由蔡亿辉提供)
关于我们: 我们经常会举办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人文导览,主题涵盖历史、文化、艺术、生态及美食等。由本地作家和专家带领你了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最真实的生活。 关于作者:叶孝忠,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作者,前《孤独星球》指南出版人,目前从事教书、出版和写作等。他出版的畅销书《食遇》,书写新加坡本地美食,在各大新加坡书局出售。他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兼任高级讲师。今年6月,他将出版《野邻居》,一本关于新加坡的生态的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