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源于网络
一直以来新加坡作为亚洲有名的金融中心,新加坡家办凭借着:税务居民身份(无许交换CRS)、移民新加坡途径、新加坡基金收益享有税收豁免、海外财富最佳”安放地“之一等优势,成为海外高净值投资客户及家庭的首选之一。
新加坡国务资政兼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于6月23日宣布了新家办的部分改革方向,鼓励在新加坡的家族办公室在三大领域做出贡献。这三大领域分别是:慈善事业、混合融资解决方案,以及气候变化投资。
01 在慈善事业方面,政府将认可家办对慈善机构的捐款,可把它列入开销要求;
02 在混合融资解决方案方面,政府把它列入允许本地投资中;
03 在气候变化投资方面,政府鼓励家办不仅在新加坡,也可在全球范围做投资,也把它列入允许本地投资中;
在7月5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并即时生效了家办13O&13U的新政策!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调整一、资产规模
递交最终免税免牌申请 (final submission) 时需要2000万新币注资,不存在缓冲期,且一直保持注资额满足2000万新币;
特别补充:7月5日之前提交新加坡家办初审的申请人都不受新政影响。已经获得初审批复、预审批复或者终审批复的申请人都不受新政影响。
*原有政策:要求是第一年到位1000万新币,第二年增资到2000万新币,今日变政为:已取消1年缓冲期直接要求一步到位2000万新币。

图片源于新加坡金管局(MAS)
调整二、专业投资人员
专业投资人员:申请时候应该有2个专业投资人员,且其中1个为非家庭成员。如果最终受益人(UB0)不满足相关的投资人员的要求可能会被拒绝,除非说明UBO在资产管理上有充足的经验
投资人员要求:
教育背景:至少本科学历或者专业资格证(例如CMFAS、CFA);
相关经验:从事投资管理或从事并购;
非家庭成员的专业投资人应在基金管理公司(SFO)全职工作,在除SFO以外的公司只能担任非执行的职位。除此以外,若此非家庭成员的专业投资人在超过一个申请免税的SFO担任职位,则他不能被认为是第二个SFO的专业投资人员;
*原有政策:新加坡家族办公室的2位基金管理人对应2张EP,原有政策可以是夫妻、家庭成员,没有特殊要求。

图片源于新加坡金管局(MAS)
调整三、运营花销
13O & 13U的均需要达到每年20万新币的本地开销。而13U的客户可以通过捐款或者慈善来满足剩下运营支出的要求:
资产持有5000万至一亿新币的客户需要满足其余30万新币的花销,总计50万新币的运营花销;
资产持有一亿新币或以上的客户需要满足其余80万新币的花销,总计100万新币的运营花销;
*原有政策:13O运营支出是20万新币、13U的运营支出为50万新币或100万新币(投资额5000新币须达到50万新币支出、投资额1亿或以上须达到100万新币支出)

图片源于新加坡金管局(MAS)
调整四、本地投资
13O & 13U(资产规模的10%或一千万)中更低者
本地可投资包括,在新加坡上市的、信托基金,新加坡合乎资格的债券,新加坡持牌管理公司发行的基金,新加坡本地运营的非上市企业,混合融资解决方案(新增),以及气候变化投资(新增)。

图片源于新加坡金管局(MAS)
另外新政中提到,金管局(MAS)对新加坡上市股票和混合融资结构中的深度优惠资本(Deeply concessional capital)给予2倍投资额的认可。
例如资产规模AUM为2000万,需满足本地投资2000*10%=200万。购买了金管局认可的本地投资价值为100万,则100*2倍=200万,可满足要求。

图片源于新加坡金管局(MAS)
*原有政策:投资范围包括 在新加坡持牌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合格债务证券、 由新加坡持牌/注册基金经理分销的基金、对非上市新加坡注册公司(例如初创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 。不包含气候相关&混合融资架构投资

新加坡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其享有“亚洲瑞士“之称的荣誉。各大公司纷纷选择新加坡,也正是看中了当地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值得信赖的政府。加之本地的华人文化和同在亚洲的地理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了新加坡作为国际化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