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部分在今年上半年易手的店屋属于999年或永久地契,占了总交易量的78.7%。永久地契店屋上半年的总交易额为5亿7260万元,平均土地尺价环比上升13.4%至5338元。(曾坤顺摄)
房地产降温措施自4月底实施以来,一些投资者把目光转向不受措施影响的店屋,今年上半年的店屋交易额较去年下半年多出7.2%,达到7亿1160万元。
根据莱坊(Knight Frank)的最新报告,今年上半年至少有75宗店屋交易,还有一些交易不在买卖禁令(caveat)记录中或未披露。莱坊指出,许多富裕买家因想要隐私而选择保持低调。
为抑制强劲的房产投资需求,政府早前宣布调高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从4月27日起,购买住宅房地产的ABSD调高三至30个百分点。其中,外国买家须支付的ABSD调整幅度最大,从30%调高至60%。商业房地产不受措施影响。
莱坊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店屋表现较为逊色。去年上半年疫情复苏后,店屋市场出现反弹,共有119宗交易,总交易额达到9亿6280万元。
报告认为,如果不是利率环境居高不下,店屋市场今年可能会有更多交易。一些比较依赖债务融资以及租金收益的机构买家,因为利率高企而更为谨慎。
整体而言,店屋平均土地尺价,从去年上半年的每平方英尺5032元,攀升到今年上半年的5454元。

大部分在今年上半年易手的店屋属于999年或永久地契,占了总交易量的78.7%。永久地契店屋上半年的总交易额为5亿7260万元,平均土地尺价环比上升13.4%至5338元。
租赁地契店屋方面,上半年的总交易额环比下跌15.7%至1亿3900万元,但平均土地尺价环比大增37.6%至5983元。
本地多数的店屋属于999年或永久地契,主要集中在中央区包括驳船码头、牛车水、丹戎巴葛,以及小印度、实龙岗、芽笼和如切。99年地契店屋较少见,多分散在驳船码头、牛车水和丹戎巴葛等,这些地区的店屋价值是最高的。
| 店屋今年全年成交额料介于13亿元至15亿元
莱坊预测,店屋市场今年全年的成交额预计介于13亿元至15亿元。
另一方面,博纳产业(Propnex)日前发表的报告也显示店屋市场良好,第二季共有43宗交易,比第一季的32宗来得多;交易额环比上升40%至4亿1400万元。
不过,和去年第二季相比,今年第二季交易额下跌16.2%,交易量也下跌36%。
政府近日修订“商业及住宅”用途的地段,从7月20日开始,商业及住宅用途地段被划为住宅房地产,并受到住宅房地产法的管制,外国人购买这类用地时,必须获得政府的批准。
博纳产业指出,这个条例修改带来的影响预计有限,因为本地只有一小部分的店屋被划为商业及住宅用途。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外国人和外国机构对全为商业用途的店屋更感兴趣,带动这类店屋的价格上升。
与此同时,那些持有商业及住宅用途的店屋的外国投资者可能不愿意脱手,促使店屋供应进一步吃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