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原则:周计划要简明扼要,主次分明。强调每周的重点任务,比如游泳课,钢琴课等,用彩色高亮。也要包括每天的固定任务,比如读书,练琴等。
二宝妈心得:1). 不同类的活动用不同颜色区分,比如阅读和户外活动,一眼望过去就能看出哪些活动时间投入比较多,哪些也许投入不够。2). 定期复盘,根据每周的执行情况和孩子的反馈,及时调整。


花式遛娃月计划
Monthly Plan
Monthly Outing Plan的概念比较新鲜,可以是遛娃月计划,也可以是每月亲子活动的总结清单,年末回顾时,别有一番感动。

设计原则:二宝妈原创,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规划每个月的家庭日活动,尽可能主题丰富,室内和户外,知识性和娱乐性搭配。
使用贴士:每年两张,用活页文件夹装订,每年加页更新,是孩子珍贵的成长记录。
二宝妈心得:鼓励孩子列出自己的愿望清单 (Wish List),家长评估可行性后,分类组合搭配,列入计划表:

游乐场: 环球影城,室内游乐场,水上世界
公园类: 动物园,鸟园,植物园,滨海花园
自然类: 东海岸,儿童农场,自然保护区
文艺类: 艺术馆,美术馆,电影院,剧院
知识技能: 科学馆,博物馆,滑冰场,蹦床
任务表,美其名曰,就是帮孩子规划各项任务。适用于学前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目的是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及自控能力。
做自我管理
Study To-do-List
坡坡小学只上半天课,换句话说,放学后的时间可能才是他们拉开差距的重要分水岭。所以,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设计原则:用独特的图解方式,规划每天的学习任务。卡通模板,配色绚丽,各科学习任务明确(图书封面做图标,更直观)。
使用贴士:打印后贴在学习桌前,抬头可见。不规定执行时间,也不限制各项任务的完成顺序,赋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二宝妈心得:当孩子独立完成Study To-Do-List时,就初步具备了任务管理的能力,家长可以给予一个里程碑式的奖励

。
为自己负责
Homework List
家庭作业记录表是小学生必备的图表。老师留的作业,孩子要能做到,独立记录,独立规划,独立完成,自己为自己负责。

作业

设计原则: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已经很强,所以作业记录表以文字为主,减少视觉化的元素,但依旧延续活泼的配色风格。
使用贴士:每周打印一张,记录完成后,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每月末和孩子一起复盘,评估完成度,给予奖励。
二宝妈心得:孩子明年才上小学,未亲自实践,心得体会待评 :)
养成一个习惯并不容易,通过打卡,可以在小小的成就感中收获喜悦,以及巩固习惯的动力,习惯的力量会让你惊讶的!
阅读习惯培养
Reading Log
阅读是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强烈推荐美国学校必备的阅读小工具:Reading Log,一种用来督促孩子阅读的图表。
学前的孩子,还不太认字,首推打卡式的阅读记录。每月设计一张下图形式的打卡表。每次阅读后给卡通小图标涂上颜色,月末完成目标,就可以兑换一个玩具,或者实现一个出游愿望。



上小学后,推荐手写式的阅读记录表,孩子阅读后,自己记录日期,书名、作者、及评分。每月回顾起来,成就满满,家长也可以根据评分帮孩子选书。

阅读记录表



除上面两种形式外,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使用周打卡和月打卡。这类打卡表,除了记录书名外,孩子还要统计出每周,每月用于阅读的时间 (Time Spending)。



设计原则:低幼阶段,阅读记录需要视觉化的图片辅助,提高执行力。小学阶段,则更加格式化,针对性强。
二宝妈心得:坚持阅读不容易,建议以月为单位设置阅读目标,和孩子的愿望清单配合进行奖励,读书通关,才能乐此不疲。
收纳整理能力
Backpack Checklist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丢三落四,那如何锻炼他们的收纳能力呢?建议就让孩子从整理自己的书包做起,一步步走向独立。

设计原则:二宝妈原创的书包准备清单,灵感源于当下流行的Mindmap (思维导图),让孩子自己选择图标,布局和配色。
二宝妈心得:形式可以尽可能的多样化,比如下面打卡形式的书包清单,和冰箱磁铁,奖励贴纸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School__

参与家务劳动
Household Chore
承担和自己年龄匹配的家务,是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务清单包括两类:1). 个人事务,铺床叠被,玩具整理等; 2). 共同家务,扫地擦桌,碗筷摆放,浇花等。

设计原则:采用积分累计的形式,根据家务的难易程度设定奖励积分。孩子完成一次家务,即可获相应的积分,累计一定数量就可以兑换奖励!(更多模板见文末)





SUMM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