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原則:周計劃要簡明扼要,主次分明。強調每周的重點任務,比如游泳課,鋼琴課等,用彩色高亮。也要包括每天的固定任務,比如讀書,練琴等。
二寶媽心得:1). 不同類的活動用不同顏色區分,比如閱讀和戶外活動,一眼望過去就能看出哪些活動時間投入比較多,哪些也許投入不夠。2). 定期復盤,根據每周的執行情況和孩子的反饋,及時調整。


花式遛娃月計劃
Monthly Plan
Monthly Outing Plan的概念比較新鮮,可以是遛娃月計劃,也可以是每月親子活動的總結清單,年末回顧時,別有一番感動。

設計原則:二寶媽原創,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規劃每個月的家庭日活動,儘可能主題豐富,室內和戶外,知識性和娛樂性搭配。
使用貼士:每年兩張,用活頁文件夾裝訂,每年加頁更新,是孩子珍貴的成長記錄。
二寶媽心得:鼓勵孩子列出自己的願望清單 (Wish List),家長評估可行性後,分類組合搭配,列入計劃表:

遊樂場: 環球影城,室內遊樂場,水上世界
公園類: 動物園,鳥園,植物園,濱海花園
自然類: 東海岸,兒童農場,自然保護區
文藝類: 藝術館,美術館,電影院,劇院
知識技能: 科學館,博物館,滑冰場,蹦床
任務表,美其名曰,就是幫孩子規劃各項任務。適用於學前班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目的是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及自控能力。
做自我管理
Study To-do-List
坡坡小學只上半天課,換句話說,放學後的時間可能才是他們拉開差距的重要分水嶺。所以,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至關重要。

設計原則:用獨特的圖解方式,規劃每天的學習任務。卡通模板,配色絢麗,各科學習任務明確(圖書封面做圖標,更直觀)。
使用貼士:列印後貼在學習桌前,抬頭可見。不規定執行時間,也不限制各項任務的完成順序,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權。
二寶媽心得:當孩子獨立完成Study To-Do-List時,就初步具備了任務管理的能力,家長可以給予一個里程碑式的獎勵

。
為自己負責
Homework List
家庭作業記錄表是小學生必備的圖表。老師留的作業,孩子要能做到,獨立記錄,獨立規劃,獨立完成,自己為自己負責。

作業

設計原則:小學生的讀寫能力已經很強,所以作業記錄表以文字為主,減少視覺化的元素,但依舊延續活潑的配色風格。
使用貼士:每周列印一張,記錄完成後,按時間順序裝訂成冊。每月末和孩子一起復盤,評估完成度,給予獎勵。
二寶媽心得:孩子明年才上小學,未親自實踐,心得體會待評 :)
養成一個習慣並不容易,通過打卡,可以在小小的成就感中收穫喜悅,以及鞏固習慣的動力,習慣的力量會讓你驚訝的!
閱讀習慣培養
Reading Log
閱讀是讓孩子受益終身的好習慣。強烈推薦美國學校必備的閱讀小工具:Reading Log,一種用來督促孩子閱讀的圖表。
學前的孩子,還不太認字,首推打卡式的閱讀記錄。每月設計一張下圖形式的打卡表。每次閱讀後給卡通小圖標塗上顏色,月末完成目標,就可以兌換一個玩具,或者實現一個出遊願望。



上小學後,推薦手寫式的閱讀記錄表,孩子閱讀後,自己記錄日期,書名、作者、及評分。每月回顧起來,成就滿滿,家長也可以根據評分幫孩子選書。

閱讀記錄表



除上面兩種形式外,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還可使用周打卡和月打卡。這類打卡表,除了記錄書名外,孩子還要統計出每周,每月用於閱讀的時間 (Time Spending)。



設計原則:低幼階段,閱讀記錄需要視覺化的圖片輔助,提高執行力。小學階段,則更加格式化,針對性強。
二寶媽心得:堅持閱讀不容易,建議以月為單位設置閱讀目標,和孩子的願望清單配合進行獎勵,讀書通關,才能樂此不疲。
收納整理能力
Backpack Checklist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丟三落四,那如何鍛鍊他們的收納能力呢?建議就讓孩子從整理自己的書包做起,一步步走向獨立。

設計原則:二寶媽原創的書包準備清單,靈感源於當下流行的Mindmap (思維導圖),讓孩子自己選擇圖標,布局和配色。
二寶媽心得:形式可以儘可能的多樣化,比如下面打卡形式的書包清單,和冰箱磁鐵,獎勵貼紙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School__

參與家務勞動
Household Chore
承擔和自己年齡匹配的家務,是孩子的成長需要。家務清單包括兩類:1). 個人事務,鋪床疊被,玩具整理等; 2). 共同家務,掃地擦桌,碗筷擺放,澆花等。

設計原則:採用積分累計的形式,根據家務的難易程度設定獎勵積分。孩子完成一次家務,即可獲相應的積分,累計一定數量就可以兌換獎勵!(更多模板見文末)





SUMM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