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降温
新加坡的房产在过去两年呈现白热化的趋势,价格一直在不断上升。
国家发展部指出,转售组屋交易终究得根据买卖双方的意愿来定价;当前利率高、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因素,买家对价格还很敏感,若卖家提高要价,可能会被挤出市场。
公积金购屋津贴上调主要锁定的是符合特定收入要求的首次购屋者,而不是所有购买转售组屋者,这对转售组屋市场影响有限。
购买二房式到四房式转售组屋单位的首次购屋家庭,可多获3万元的公积金购屋津贴(CPF Housing Grant),购买五房式或较大型单位则可多获1万元。
一些房产分析师认为,购屋津贴增加可能会促使一些卖家抬高要价,推高组屋转售价格。

考虑到在强劲转售市场中调高购屋津贴的潜在影响,政府只让符合条件的首次购屋者获得更高津贴,他们的家庭月入不得超过1万4000元,单身者的月入则须在7000元以下。
过去两年,有约三分之一的转售组屋买家获得公积金购屋津贴。
居者有其屋
对偏爱特定地点或想更快拥有新居的首次购屋者来说,转售组屋市场能满足他们的住屋需求。
当然,组屋转售价上涨引起了一些首次购屋者的焦虑,2021年12月及2022年9月的两轮降温措施出台后,虽然市场出现初步缓和迹象,但这些举措仍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为协助符合条件的首次购屋家庭和单身者能买到自己的住屋,建屋发展局调高了公积金购屋津贴。购买四房式或较小型单位的家庭,所获的购屋津贴从原本的5万元增至8万元;购买五房式或较大型组屋的家庭则可获5万元津贴,比之前多1万元。
首次购屋的单身者若购买四房式或较小型单位,所获的津贴从原本的2万5000元提高到4万元;购买五房式单位的单身者可获的津贴则从2万元增至2万5000元。
公积金购屋津贴调高后,预计第一年内将有1万多个首次购屋家庭和单身者受惠。
提高给予首次购买组屋者的津贴。这是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实际补贴,消除一些首购族买不起或买不到组屋的疑虑。

这些措施包括:一、购买二房式到四房式转售组屋单位的首次购屋家庭,能获得8万元的公积金购屋津贴,比之前多了3万元;购买五房式或较大型单位则获得5万元,比之前多1万元。二、单身者可获得的额外津贴增幅则是家庭的50%。三、有意买第一套房子的40岁及以下年轻夫妇,以及育有孩子的家庭,申请预购组屋将有多一次抽签机会。
价格的上涨,网上有不少人在讨论国人是否买得起组屋的课题,一是意识到目前的转售价,对一些首次购屋者来说的确已经太高(尤其在成熟区)。二是说明政府无论如何不会坐视不管,该出手时就会出手。把重点放在首购族也是正确的做法,因为居者有其屋,让每个家庭都能住进组屋(包括购买和租赁),是政府始终会坚守的政策,不容置疑。
对于新措施会否推高组屋转售市场热度,国家发展部昨晚发布文告解释,并非所有公开市场买家都会获得额外津贴,只有家庭月入不超过1万4000元,或个人月入不超过7000元的单身首次购屋者,才符合条件;估计措施实施的第一年能惠及1万个首购买家。
基于自由市场原则,卖家如果因新的津贴漫天开价,最后也可能得不偿失。
目前预购组屋等候时间超长,主要是疫情导致的工程延误,这使一些急着拥屋者转向转售市场,推动转售价节节上升。政府已经在转售市场实施降温措施以缓和需求,接下来几年推出和建成更多预购组屋项目后,相信也会进一步缓和转售组屋的需求和价格
当务之急是解决一些首购族的迫切需求。相信在短期内,新推出的措施至少可以让他们安下心来,也能有更多的选择。这一实际行动表明,政府会信守对人民居者有其屋的承诺,会依据情况需要,调整帮助人民拥有组屋的措施,确保国人买得起和买得到组屋。人们的疑虑是不必要的。

居者有其屋政策固然确保每个家庭都买得起组屋,却不可能做到人人都能买到最心仪的单位。
我们可以理解,有些人基于种种理由,执意要买成熟区的组屋,如住靠近父母,或是为孩子能进名校打算,或是因为成熟区有更完善的设施等,但这些地区却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土地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购房者适当调整心态也是很必要的。

当然,这不等于说建屋发展局不能集思广益,设法增进非成熟区的吸引力。
无可否认,在起始阶段,一般非成熟区的设施都无法同步跟上,因而造成很多人裹足不前,尤其是在成熟区出生长大的年轻人,习惯了便利的居住环境。
要克服这个问题,就是尽量加速新镇各种设施的完善,如托儿所、幼稚园、学校、咖啡店、巴刹和小贩中心等。
为了使非成熟区组屋更有吸引力,邻里商店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新区的发展计划也能涵盖这些基础设施的发展,如在开始几年提供租金优惠,吸引店家尽早入驻,就能更快地为新邻里注入活力,减少年轻申购者的排斥心理。
房屋经纪
本地房屋经纪有年轻化趋势。三大房地产中介公司指出,旗下至少一成的经纪年龄低于35岁。有公司的年轻房屋经纪数量同比增幅多达12%。
现在的买家与卖家的年龄也更趋向年轻化,与房产经纪的年龄较为接近,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
截至今年1月,这家公司有近21%的房屋经纪年龄在35岁及以下,同比增加约1%。
另一家业者则有超过三成的房屋经纪年龄不超过35岁,同比上扬12%。
房屋中介年轻化的现象也是因为他们想尝试这些比较能够有灵活性的一些职业。入行的门槛也不是很高,赚取佣金。虽然说入行的门槛不高,可是竞争非常激烈,所以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够取得好成绩。

房地产代理理事会提供给《新传媒新闻》的数据显示,房屋经纪人数逐年增加,截至今年1月1日有3万4427个,是至今最多的。新注册的房屋经纪去年则有近2180个。
受访学者指出,理论上房屋经纪的人数多意味着竞争会更加激烈,也就是说他们得尽量地提高生产力,这对市场来说是正面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