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屋交易量遇加息潮 去年锐减25.6% 分析师预计今年市场将不温不火

2022年全球各国央行大步加息,为本地店屋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全年交易量锐减四分之一。展望今年,分析师预计在买家多、卖家却稀缺的情况下,店屋市场会不温不火,维持在150宗到180宗交易的水平,惹兰勿刹和小印度一带仍会是交易热点地区。
从合登集团(Huttons)最新报告看,去年第四季,本地店屋交易量仅33宗,同比跌45%。全年店屋交易量为189宗,比2021年减少25.6%,交易额也滑落16.8%至16亿1000万元。
来到今年,合登集团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共有五宗店屋交易成交,交易额达到1亿零68万元。
合登集团高级研究主管李思德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2021年店屋交易量较高,所以2022年的销售表现相较而言看起来不是太好。另一方面,去年的紧缩货币政策使得利率激增,买家从店屋中获得的回报无法覆蓋利息成本,因此,去年店屋交易有所放缓。”
2021年时店屋交易量为244宗,交易额更是达到19亿4000万元,为2018年来的最高水平。
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Knight Frank)研究部主管郑卫铭认为,随着中国旅游人数的增加以及旅行限制的放松,高净值投资者和家族办公室等私人财富来源的需求或会持续存在,而越来越多的店屋业主也更加意识到,在较长的投资期限内持有店屋资产可能获得倍数的增值,因此一些潜在的卖家或退出市场。这可能导致今年店屋市场的交易活动放缓,交易额也仅能达到13亿元至15亿元之间的温和水平。
李思德也认为,今年店屋交易或出现供小于求的情况,从而推动价格走高。
“与2022年相比,今年可供出售的店屋量并不高。预计未来几个月的需求将随着游客数量的恢复而回升。店屋在2023的价格和租金都可能上扬。”
| 第八区价格已被推高 预计第15区或成新热点
另外,博纳产业(PropNex)的报告指出,无论是去年第四季还是全年,市区边缘的第八区(小印度、惹兰勿刹)都是最受店屋买家欢迎的地区。第四季有九宗成交,全年有79宗,占全岛全年成交量的42%,年交易额4亿9800万元,更是该地区的历史新高。而像是位于第一区和第二区的中央商业区一带的交易额在去年却分别仅有2亿2300万元和2亿元。
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与咨询部高级主管张敏璋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第八区有较多面积较小的店屋单位,因此可负担购买成本的买家数量更多。但是,现在第八区的价格已被推高不少,接下来预计如切路一带,即第15区的店屋或成为新热点。不过,今年全年的整体店屋交易量估计仅在150宗至180宗的范围内。
郑卫铭则认为,位于市区边缘的第七区和第八区价格有望获得这一带旅游活动恢复以及随之而来的绅士化(gentrification)发展支撑而走高。与第一区和第二区较高的整体价格相比,投资者可在第七区和第八区以更实惠的价格入手。接下来,这一带将继续保持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