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从“文化炎荒”到文旅胜地

2022年11月30日   •   7524次阅读

无文化,不城市!

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新标配。这不仅是因为文化,正在成为城市软实力,更是决定着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成都丰富的文化活动 | 摄影@白桂祥

这些道理大家早已耳熟能详,那么我们追问一句,文化究竟是怎样转为城市竞争力的呢?是遗产保护?文化旅游?还是文创?这些恐怕都是,但只是局部,“系统性”才是文化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

说白了,文化遗产、文旅、文创等等,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整体”,才能真正推动城市发展,而不是各自为战。

马赛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文创紧密结合

城市文化的系统性?看起来似乎很“虚”啊,其实不然。

说到“系统性”,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欧洲“文化之都”*(至2021年,已有39座城市当选)的构建。

*欧洲文化之都:始于1985年,旨在欧洲范围内,通过城市文化之都评选,加强欧洲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提高欧洲文化的传播力,塑造共同的认同感和价值观。

参加评选的各城市,会在4年的筹备期内,从内容到形式,从软件到硬件,从一个领域到多个领域,将城市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城市再生、文化形象、文化活力、文化产业等元素融入其中,构建出一整套推进城市文化多维度发展(评选)的系统。

希腊是第一座欧洲文化之都 | 摄影@薛钟灵

雅典、佛罗伦斯、马赛、卢森堡、布鲁塞尔等等城市均被评选为文化之都。看到这些名字,相信大家也发现了,这些城市无一不是历史悠久,拥有众多遗迹的“古城”。

也就是说,欧洲“文化之都”的系统性无论如何构建,起点是有“硬性”要求的,这对我国众多历史遗存所剩无几的城市来说,可借鉴性有限。

佛罗伦斯是第二座欧洲文化之都 | 摄影@薛钟灵

那么有没有城市,是从另一个“极端”,也就是几乎没有文化基础,然后通过系统性的构建,实现享誉全球?

新加坡,无疑是最佳代表。

从“文化炎荒”到文旅胜地的新加坡

为什么会是新加坡?是不是与我们的印象大相径庭呢?咱们先从新加坡的发展历史说起。

01 新加坡的文化“炎荒”简史

MEASURE THE WORLD

徐悲鸿先生,一生七次到访过新加坡,在1925年游历新加坡后,他感叹到:“南洋地区虽非沙漠,但也可以说是炎荒,哪里有什么艺术?”除了徐悲鸿,还有在新加坡创作过诸多画作的司徒乔,在其履历中,将其在新加坡的经历一笔带过,避而不谈。

“文化炎荒”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的属性,吸引大量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涌入,这使得新加坡文化形成“多而不专,杂而不特”的特点。更为关键的是,大量移民来此,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文化不是必需品。

1825年,围绕自由贸易港发展的新加坡测绘图(来源:Wikipedia)

到1957年,新加坡人口增长率达4.4%,己是世界“第一”。但同时,人口的激增,给新加坡带来了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1954年至1959年,城市大型罢工次数从8次增加到40次,失业率从4.9%增加到13.2%,25%的人处在贫困之中,文化在人们需求列表中处于“末位”。

1. 发展制造业,解决生计问题

欧美制造业大转移时代来临,新加坡发展起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家具制造、机械组装、日用品生产等行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到1965年,GDP年平均增长率达7%,失业率降至3.6%。

1968年至1979年间,新加坡又开始转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电子制造业等,基本实现了全民就业。新加坡出口贸易额从30亿新元(1965年)增加至309.4亿新元(1979年),市民收入大幅增长,休闲消费需求开始发展。

新加坡裕廊工业区就是在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中使其发展壮大(来源:Wikipedia)

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西方陷入经济滞胀,新加坡出口贸易遭遇危机,到1985年,GDP出现-1.4%的负增长。新加坡不得不再次转型,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大力引进“外部”的化工、精密仪器等资源。

然而,来到新加坡的跨国公司们,却将新加坡定义为一座“无趣”的城市,当时众多国际旅游杂志对新加坡的评论则是“缺乏历史与文化”。这等于,对准备来到这里的企业、技术人员&工程师,设置了“劝退”门槛。

▼ 1980年代的新加坡CBD(来源:Britain from Above)

2. 城市文化建设1.0阶段

1989年,新加坡时任总理吴作栋提出:“我们在经济和国家发展上已到了应该投入更大的关注和资源在新加坡的文化和艺术的阶段。文化和艺术会增加一个国家的活力和提升生活的素质。”

同年,《国家艺术发展报告书》发布,报告提出应大力发展艺术与文化领域,并将文化艺术提升到攸关新加坡国际竞争力的层级。 新加坡开始了文化1.0时期的建设,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各类文化“硬件”建设阶段。1990年代,国家历史博物馆、新加坡美术馆等26个文化场所相继建成,要知道这个数字在1980年代只有2所。

▼ 新加坡历史博物馆

那么,新加坡是什么时间,进入城市文化系统性阶段的呢? 3.城市文化系统性构建阶段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新加坡再次陷入经济衰退。到1998年,有2.5万家企业倒闭,经济增长率降为0.1%。

同年,新加坡开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进军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这也意味着新加坡要从之前的追随者,转向引领者。

也就是说,新加坡比以往更需要“外部”资源的助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新加坡要与全球其他同等需求的城市,展开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的争夺战。

新加坡交易所海峡时报指数,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出现断崖式下跌(来源:Wikipedia)

为了打造竞争优势,新加坡首先要解决城市文化竞争力问题。《文化复兴城市》战略随之颁布,文化发展重点从打造“硬件”转向开发“软件”。

先后推出《文艺复兴城市2.0》(培养创意人才与观众)、《设计新加坡》(设计促进创新与经济)、《媒体21》(新加坡作为国际化的媒体中心)、《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等等一系列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复兴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心是文化回归大众

这些战略并不是各自为战,而是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促进城市、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促进城市的知识经济发展。

新加坡系统性推动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下文,我们将通过需求端、供给端、文旅融合三个维度,剖析新加坡城市文化的系统性,是如何有效运作,落地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新加坡从局部到系统性推动文化发展已进行了20余年,很多方面现在来看已是稀松平常,作为文化系统的“子命令”,我们尝试还原他们对“整体”的促进作用。

02 需求端:

从整体到局部,培育文化需求

MEASURE THE WORLD

前文我们提到,新加坡在1990年代,集中建设了20多个文化场所,收效虽然不能用“曲高和寡”来形容,但在大众新鲜感过去后,文化场所普遍“遇冷”。

毕竟,此时的新加坡,还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过渡期,文化作为“刚需”的市民还是少数。 没有大众支撑的文化市场,是不可能做大做强,形成吸引力的。于是,新加坡把“让文化回归大众”作为培育需求端的重点。

艺术回归大众,从培育需求开始

1.公共文化网络,提升城市文化氛围①. 全域文化空间网络

在文化空间塑造方面,新加坡改变以往策略变为“抓小放大”,也就是加强对小型文化场所的投入建设。结合市民经常光顾的图书馆、商场、公共空间等场所,发展出17个文化节点,构建出覆蓋市区的文化体验网络。

1/4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866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495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446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