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寸金寸土,新加坡为什么就没有“房奴”?

2018年05月21日   •   3千次阅读

新加坡的寸土寸金,小小国家空间有限,但是本地的房价可是一股清流。

有人曾经拿香港的房价与新加坡的相比,结果新加坡,房价已经连续3年下跌了

按土地面积来看,新加坡仅有700平方公里,是人口密度全球第二大的国家,可为什么却偏偏没有一个房奴呢? (简单来说就是新加坡房价…真的不是很贵)

新加坡 – 居者有其屋 (有工作=有房住)

新加坡在1959年完全自治时,面临严峻的“屋荒”,恶劣的住房问题导致了社会严重不稳定。

1960年2月,旨在发展公共住房、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建屋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正式成立。据其估测,20世纪60年代初的新加坡,约有30万人蜗居在郊区的贫民窟和窝棚内,25万人则挤居在市区肮脏的店铺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60年起,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五年建屋计划”,开始大规模兴建低价住房,并将建成的房子租给低收入家庭。五年间,政府共建造了54,430套公共组屋。 1964年,政府开始推行住房自有化政策,鼓励中低收入阶层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组屋。

1974年到1982年,建屋局开始兴建针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公寓,并将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今,超过85%的居民都生活在政府的组屋中,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新加坡组屋 – 买了不住?坐牢!

新加坡大致有两类房屋:政府组屋和私人产业

组屋售价在1万-1.5万人民币/平左右,这样的房价是普通家庭完全可以承受的,每月只需用约19%的月入支付房贷,所以基本不会出现“房奴”,而且组屋还非常宜居。

不过也有人说,组屋价格如此优惠,购房者当然趋之若鹜啦!

然而,在新加坡购买了组屋,就必须要住,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及牢狱之灾。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为组屋购买者制定了不同种类的购房津贴

在新加坡,根据不同类型需求的住户,政府还提供了各种不同的购房津贴!

要知道,有没有津贴在买房时可是差别很大的哦。

建屋局将申请者分化为6种,从而给予相应津贴。

1. 第一次申请者

2. 第二次申请者

3. 包含第一、二次申请者的申请请求

4. 配偶为非新加坡人申请者

5. 单身新加坡公民购屋计划

6. 单身者联合住房计划或孤儿计划

第一次申请者

同样是寸金寸土,新加坡为什么就没有“房奴”?

顾名思义,此范围内的津贴,是针对第一次申请组屋的小伙伴们。相关的津贴有两种,为额外公积金购屋津贴(Additional CPF Housing Grant) 和特别公积金购屋津贴(SepcialCPF Housing Grant)。

依照这些条件,家庭平均月收入在$3,000-$3,500的夫妇一共可以享有$60,000津贴。以一套四房式新组屋为例:津贴前售价大约在$260,000,享有津贴后价格下降到$200,000左右。 5%的首付款是$10,000。这种实实在在的优惠极大的推动了新加坡人的拥屋率,让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在新加坡得以实现。

第二次申请者

同样是寸金寸土,新加坡为什么就没有“房奴”?

第二次组屋申请者可享有提升津贴(Step-Up Housing Grants)。

包含第一、二次申请者的申请请求

同样是寸金寸土,新加坡为什么就没有“房奴”?

这类申请是由两人联名提交的,申请人中有一人为第一次申请者,另外一人为第二次申请者。这种情况下,组屋购买者可申请额外公积金购屋津贴以及特别公积金购屋津贴。

配偶为非新加坡人的申请者

同样是寸金寸土,新加坡为什么就没有“房奴”?

此范围内的申请者也可申请额外公积金购屋津贴和特别公积金购屋津贴这两种补贴。

单身新加坡公民购屋计划

同样是寸金寸土,新加坡为什么就没有“房奴”?

申请者必须是35岁以上的新加坡公民,也必须是第一次申请者。此范围内的申请者可申请额外公积金购屋津贴及特别公积金购屋津贴。

单身者联合住房计划/孤儿计划

同样是寸金寸土,新加坡为什么就没有“房奴”?

35岁以上的单身新加坡公民可以联名购买组屋并申请津贴。孤儿也可以通过孤儿辅助计划,申请购房津贴。

这大概就是新加坡为什么没有“房奴”的原因吧!

许多人都觉得新加坡房价贵…但真是这样吗?中国,香港就不说了,来看看台湾的房价如何,看完以后我相信许多人都会觉得其实新加坡房价真的不高,只要有工作,早晚你一定买的到房子。

同样是寸金寸土,新加坡为什么就没有“房奴”?
同样是寸金寸土,新加坡为什么就没有“房奴”?
同样是寸金寸土,新加坡为什么就没有“房奴”?

台湾北部

同样是寸金寸土,新加坡为什么就没有“房奴”?
同样是寸金寸土,新加坡为什么就没有“房奴”?

台湾南部

随随便便就超过500k新币…而且这还是最基本的…台湾的房子基本上都不带车库..有车租个车库的人更是额外一大笔阿~

所以..别再抱怨新加坡房价了…

壕!新加坡圣淘沙千万级别墅出售,满屋爱马仕和名表,家门口可停游艇
壕!新加坡圣淘沙千万级别墅出售,满屋爱马仕和名表,家门口可停游艇
2023年03月23日   •   36千次阅读
太贵还是物有所值? 这样一间组屋区“双人套房”,月租2400新元
太贵还是物有所值? 这样一间组屋区“双人套房”,月租2400新元
2023年03月24日   •   28千次阅读
新加坡租金成亚洲最贵!他非法改造组屋,出租后狂赚1万多新
新加坡租金成亚洲最贵!他非法改造组屋,出租后狂赚1万多新
2023年03月25日   •   11千次阅读
新加坡住房政策对单身者不友善? 新推出的租赁组屋单位再惹议
新加坡住房政策对单身者不友善? 新推出的租赁组屋单位再惹议
2023年03月21日   •   11千次阅读
四房式单位转售价创纪录 卖106万 尺价1045
四房式单位转售价创纪录 卖106万 尺价1045
2023年03月26日   •   9千次阅读
如果未婚夫妻联名买组屋, 到最后没结婚房子怎么办?
如果未婚夫妻联名买组屋, 到最后没结婚房子怎么办?
2023年03月25日   •   5千次阅读
租金收入报税,如何更划算
租金收入报税,如何更划算
2023年03月21日   •   5千次阅读
宏茂桥五房式组屋   租金6500新元刷新高
宏茂桥五房式组屋 租金6500新元刷新高
2023年03月21日   •   5千次阅读
新加坡“富贵”名校英华传出迁校消息,全岛震惊,旁边当红楼盘Kopar at Newton要凉了吗?
新加坡“富贵”名校英华传出迁校消息,全岛震惊,旁边当红楼盘Kopar at Newton要凉了吗?
2023年03月24日   •   1千次阅读
去年受种族顶限制影响四组屋卖回给建屋局
去年受种族顶限制影响四组屋卖回给建屋局
2023年03月22日   •   1千次阅读
【特价】新加坡网红公寓Marina One Residences 超豪华五居室
【特价】新加坡网红公寓Marina One Residences 超豪华五居室
2023年03月22日   •   9126次阅读
【急售】新加坡圣淘沙岛海景别墅 五居室
【急售】新加坡圣淘沙岛海景别墅 五居室
2023年03月23日   •   7722次阅读
新加坡豪华公寓——这些高端住宅究竟有什么吸引力?
新加坡豪华公寓——这些高端住宅究竟有什么吸引力?
2023年03月26日   •   7722次阅读
东海岸少有全新大型豪华住宅项目!跟新加坡纸币上的这个有关?
东海岸少有全新大型豪华住宅项目!跟新加坡纸币上的这个有关?
2023年03月22日   •   6669次阅读
TEMBUSU GRAND(莉丰嘉园) 新加坡高档公寓项目开盘
TEMBUSU GRAND(莉丰嘉园) 新加坡高档公寓项目开盘
2023年03月21日   •   6669次阅读
【开盘优惠】TEMBUSU GRAND(莉丰嘉园) 新加坡高档公寓项目正式开盘
【开盘优惠】TEMBUSU GRAND(莉丰嘉园) 新加坡高档公寓项目正式开盘
2023年03月26日   •   6318次阅读
Leedon Residence的复式顶层公寓获得280万新元的利润
Leedon Residence的复式顶层公寓获得280万新元的利润
2023年03月23日   •   4563次阅读
2023年新加坡租房印花税全指南分享
2023年新加坡租房印花税全指南分享
2023年03月22日   •   4563次阅读
百万已非“天价” 新加坡竟有转售组屋叫价150万新元
百万已非“天价” 新加坡竟有转售组屋叫价150万新元
2023年03月27日   •   4212次阅读
Nassim Park Residences四居室以$4,785尺价售出,创历史新高
Nassim Park Residences四居室以$4,785尺价售出,创历史新高
2023年03月26日   •   3861次阅读
【独家解读】如何投资新加坡房地产?房地产界大咖告诉你
【独家解读】如何投资新加坡房地产?房地产界大咖告诉你
2023年03月21日   •   3861次阅读
御丰轩 圣淘沙地标,每个单位享受不同景观,有吸引力的入场价格,大户型3一4卧,价格355.9万起
御丰轩 圣淘沙地标,每个单位享受不同景观,有吸引力的入场价格,大户型3一4卧,价格355.9万起
2023年03月22日   •   3510次阅读
The M,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中心之上, 万象合一
The M,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中心之上, 万象合一
2023年03月24日   •   3510次阅读
Faber Garden Condo的一套房产售出,获利273万新元
Faber Garden Condo的一套房产售出,获利273万新元
2023年03月21日   •   315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