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指出,执行共管公寓(EC)项目私有化后不再受到转售限制,满10年后的升值空间因此大大提高。由于EC价格比一般私宅低至少20%,市场对这类住宅的需求高,因此新EC尺价预计保持坚挺,可能冲破1300元的大关。

满10年后私有化的执行共管公寓(EC)的升值空间大,这些升级为私宅的EC,转售中位数尺价较开盘时增加至少80%,有的在转手时甚至增值逾200%。

分析师指出,EC项目私有化后不再受到转售限制,满10年后的升值空间因此大大提高。由于EC价格比一般私宅低至少20%,市场对这类住宅的需求高,因此新EC尺价预计保持坚挺,可能冲破1300元的大关。

橙易产业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数据显示,本地共有73个EC项目,其中23个取得临时入伙证(TOP)超过10年并已私有化。




根据截至今年9月18日的转售记录,若比较这些项目今年转卖以及最初推出时的中位数尺价,升值幅度介于84.1%至222.8%。
这些项目中,地点优越的碧山苑(Bishan Loft)创下最高中位数尺价,达1350元,与新EC项目不相上下。这个项目在2003年建成,屋龄19年,2001年推出时的中位数尺价为418元。

位于宏茂桥的绿雅园(Nuovo)的升值幅度第二大,转售尺价为1072元,较当初售价增加165.3%;位于武吉巴督的绿亭(The Dew)排在第三名,转售尺价为1008元,增加160.3%。升值最少的是位于文礼的善美园(Summerdale)。

EC是私宅和组屋的混合体,申请者的总家庭月入不可超过1万6000元。它的售价一般比私人公寓低,购屋者可享津贴。不过,EC同组屋一样,设有购买条件和转售限制,例如,屋主必须住满五年的最低居住年限(MOP)后,才能把房子卖给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10年后,EC项目可私有化,房子能卖给外国人和公司团体。
另一方面,市场上有33个EC项目的屋龄介于五年至10年,它们的升值幅度介于25.3%至70.7%。其中,位于盛港一带、2013年建成的爱士百乐之居(Esparina Residences)升值最多,2010年推出时的中位数尺价为761元,今年转售时尺价飙升至1299元。

同样在2013年建成、位于榜鹅的Prive的升值幅度第二大,为68%;位于蔡厝港的雨林阁(The Rainforest)以63.5%排在第三名。升值最少的是位于裕廊西的西林苑(Westwood Residences)。

橙易产业研究与咨询部总监孙燕清说:“迄今所有TOP五年以上的项目售价都获得增值。EC项目大致上都会带来投资回报。”
她指出,普遍而言,EC项目获得高度津贴,价格比私宅低了许多,增值幅度因此比私宅来得大。今年1月1日至9月18日,EC市场共有1456个单位转手。去年全年共有2291个单位转手。
EC单位转售时让屋主有利可图,提高了这个市场的吸引力,新EC价格也跟着走高。此外,从发展商对EC地段的土地投标价格来看,新EC尺价可能会继续往上升。
ERA产业研究与咨询部主管麦俊荣说:“新EC项目的平均尺价目前为1300元,未来推出的项目可能会更高,一方面是土地价格上升,另一方面是建筑成本在接下来一年内似乎没有下降的趋势。”
今年至今唯一推出的EC项目是位于义顺的North Gaia,4月开盘时平均售价为每平方英尺1301.93元。


合登集团高级研究主管李思德指出,过去15年,EC市场的价格节节上升,让屋主赚取可观的利润。EC项目满五年和10年的平均增值幅度,分别为33.7%和61.5%。
至于新EC价格是否过高,李思德认为,由于设有每月偿还贷款比率等措施来确保买家不会超出负担能力,EC对大部分买家来说仍属于负担得起的水平。

PropertyGuru数据科技房地产智能部主管李乃佳博士说,EC的增值幅度取决于项目何时推出,以及市场在EC满五年最低居住年限时的状况。如果房地产行情处于上升趋势,屋主转卖时得到的回报会更具吸引力。不过,如果项目是在行情转坏之前推出,所得到的回报没有那么高。
主要资料来源《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