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訪分析師指出,下半年有多個私宅新項目推出市場,預計這個比率會回彈。但在貸款利率和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上揚幅度不會太高。(蕭紫薇攝)
在私宅價格不斷攀升、組屋轉售交易量下滑的背景下,組屋提升者占私宅交易買家比率,在近兩季持續減少。
根據房地產網站99.co數據,以政府組屋為註冊地址的屋主,所購買的私宅單位占整體私宅交易的比率在去年第四季達到20年來最高的41.6%水平後,在今年第二季已滑落至26.7%,同比和環比跌幅分別為9.5個百分點和5.7個百分點。
這也是2020年第一季以來的最低點。今年第一季,這個比率為32.4%。
受訪分析師指出,下半年有多個私宅新項目推出市場,預計這個比率會回彈。但在貸款利率和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上揚幅度不會太高。
| 組屋提升者占轉售私宅買家比率 過去三季相對穩定
根據99.co數據,組屋提升者占新私宅交易買家的比率在過去兩季明顯縮減,從去年第四季的51.2%,下降至今年第一季的30.9%,第二季再進一步下降至13.9%。相比之下,組屋提升者占轉售私宅買家的比率較穩定,去年第四季至今年第二季的比率依次為35.8%、33.3%以及37.2%。
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研究部高級經理黃顯洋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一般組屋提升者會先出售組屋再購買私宅,以避免支付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

建屋發展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組屋轉售價格持續上漲,組屋轉售數量有所下降,今年第二季的組屋轉售量創2020年第三季以來最低,約6409個單位。較低的轉售量也影響組屋提升者的購買力,進而降低他們對私宅的需求。
另外,黃顯洋也指出,自去年第三季以來,代表大眾化私宅的中央區以外(OCR)私宅的中位數尺價已超過2000元,這使得一些尋找更大面積房子的組屋提升者望而卻步,轉向價格較低的私宅轉售市場或組屋轉售市場。
| 若不包括EC 組屋提升者比率降幅不顯著
99.co房地產分析師林志勇受訪時指出,組屋提升者占私宅交易買家的比率在去年第四季明顯高於平均水平,這或是因為當時有兩個執行共管公寓(EC),即景麗軒(Tenet)和登豐嘉園(Copen Grand)推出。如果不包括EC,組屋提升者占私宅交易買家的比率在近兩個季度的降幅其實沒那麼大。
99.co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本地整體私宅銷量為4620個單位,包括1088個EC新單位。在這些EC單位中,有1045個屬於景麗軒和登豐嘉園,而近七成EC買家是組屋提升者。
今年下半年預計有多達12個項目或3700個單位推出,博納產業(Propnex)研究與內容主管黃秀瑩說,組屋提升者一般更傾向選擇中央區以外(OCR)的大眾私宅。過去兩個季度,這類別的新私宅供應有限,也影響組屋提升者在私宅交易買家中的占比。接下來,隨著中央區以外的私宅項目陸續推出,可能有更多組屋提升者進場。
黃顯洋認為,雖然接下來組屋提升者占私宅交易買家的比率可能隨著更多項目推出而增加。但鑒於經濟前景疲弱以及借貸成本居高不下,比率預計不會有大幅反彈。
林志勇也指出,由於利率高企和新房價格上漲,預計願意購買非EC私宅的組屋提升者數量會減少。
位於武吉巴督的雅樂軒(Altura)是今年來首個也是唯一的EC項目,擁有360個單位,目前已開始預覽。市場預計其開盤平均尺價或達1400元左右,將創本地EC尺價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