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報告3月11日出爐,針對它發言的反對黨代表幾乎一面倒地表示不滿和抗議,損害反對黨利益等等。
反對黨會有這樣的看法,是因為他們一向活動的選區若在重新劃分後「縮水」,甚至併入另一個集選區而完全消失,等同於讓他們白費力氣,甚至前功盡棄。
這個說法如果成立,那選區劃分的效應,理應在選情膠著的選區最為顯著。
人民行動黨秘書長黃循財在去年11月的幹部大會上發言時提到,只要選票稍有波動,執政黨可能再失去三、四個集選區。
這三、四個集選區相信是上屆大選得票率低於60%的四個集選區:西海岸、東海岸、馬林百列和蔡厝港。
若以行動黨得票率低於60%、加上得票差距不超過20%為標準,那麼本屆大選值得大家關注的選區就有以下九個:
阿裕尼

阿裕尼集選區自2011年便是工人黨選區,即使在人民行動黨總得票率達到69.9%的2015年大選也以微弱優勢守住。
工人黨在2020年大選更在該區獲得近60%的選票,將得票差距拉開到19.9%。
該區在這輪選區劃分中雖然有一部分劃入淡濱尼集選區,但整體來說,選民人數只減少4.17%,接受媒體訪問的分析員認為,這個改變對工人黨在阿裕尼的表現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蔡厝港

蔡厝港集選區在這次的選區劃分中變動較大,除了劃出武吉甘柏區,還併入擁有1萬1621名選民的登加新鎮,選民人數比上屆大選少了9.55%。
登加居民遷入不久,政治取向較難捉摸,對競選蔡厝港的候選人是利是弊,仍是未知數。
馬林百列

馬林百列集選區這次最顯著的改變,借《聯合早報》一個新聞標題來說,就是:「麥波申10年後重回馬林百列懷抱」。
綜合受訪分析師的意見,由於麥波申單選區議員陳佩玲在上屆大選表現優異,將麥波申併入馬林百列-布萊德嶺集選區對執政黨有利,但只要工人黨出面挑戰,行動黨的勝利就未必有保證。
瑪麗蒙

瑪麗蒙單選區的選民人數在選區劃分後,僅減少0.94%,是這9個選區中波動幅度最小的選區。空軍將領出身的顏曉芳在上屆大選初試啼聲,就獲得55.04%的選票,擊敗前進黨的洪永元醫生。
據報道,後者今年1月通知前進黨,其中委任期在3月結束後不會尋求連任,也不會參加大選,但前進黨秘書長潘群勤早前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透露,前進黨有意競逐包括瑪麗蒙在內的14個議席。
人民聯盟也在選區範圍檢討報告公布後宣布有意角逐的選區,其中也包括瑪麗蒙。
對這個單選區來說,大家應該關注的或許不是選區範圍的變動,而是會不會發生多角戰?
武吉巴督、武吉班讓


武吉巴督和武吉班讓這兩個單選區在上屆大選分別由民主黨的徐順全和淡馬亞角逐,兩人的得票率也相近,分別為45.20%和46.27%。
只是,這輪選區劃分之後,武吉班讓的選民人數只減少了4.79%,武吉巴督單選區卻被併入裕廊東-武吉巴督集選區。
民主黨認為,成功為武吉巴督區競選活動舉行籌款參會後,該區旋即消失,「太過於巧合」。
民主黨接下來會如何出招,是孤注一擲,將淡馬亞調往武吉巴督,再找另外三人湊齊五人團隊,競逐裕廊東-武吉巴督集選區?還是讓他繼續深耕武吉班讓?答案或許就在於民主黨能否找到足夠人選,組隊出征裕廊東-武吉巴督集選區了。
東海岸

東海岸是這次選區劃分之後選民增加最多的選區,達25.32%。
但它也是行動黨上屆得票率最低的選區之一,即使副總理王瑞傑在提名日當天「空降」到那裡競選,仍只獲得53.39%選票。
時隔五年,行動黨團隊今年早些時候在該區舉辦路演,展示「東海岸計劃」這些年來如何提升該社區,加上湯申-東海岸地鐵線多站通車,本屆大選是行動黨團隊驗收成果的時刻了嗎?
只是,上屆同樣角逐東海岸集選區的工人黨這些年來仍持續不斷在該區活動,近日的新臉孔也包括高級律師尼荷哈佩星,預料會給行動黨團隊帶來不小的挑戰。
盛港

上屆大選爆出冷門的盛港集選區,本屆大選範圍不變,但選民人數增加7.74%。
至於辣玉莎的「莎謊門」事件,去年7月接受《聯合早報》訪問的盛港居民多數已經淡忘,一小部分受訪者甚至已經忘了辣玉莎是誰。
行動黨今年稍早前改變了該區的陣容,能不能撼動工人黨的地位,日後自有分曉。
西海岸

西海岸集選區上屆大選僅以3.36%的差距險勝的前進黨團隊,經過選區劃分後,與裕廊集選區合併成為新的西海岸—裕廊西五人集選區,選民人數也增加9.73%。
值得注意的是,新集選區保留了新加坡前進黨主席陳清木醫生服務長達26年的亞逸拉惹區,以及尚達曼總統過去負責的達曼裕廊區。

新加坡前進黨主席陳清木(左二)。(海峽時報)
陳清木早前表態會在西海岸競選,上屆大選由尚達曼領軍的行動黨團隊又在裕廊區收穫74.61%的高得票率。這兩區的選民會如何左右選情,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