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30年里,這位美容業大亨把對生活方式的熱情投入到美容、美發、室內設計、房地產投資和開發等領域。她現在正在進軍海外房地產市場。

Jean Yip (左起)與女婿Roy Fong、丈夫Mervin Wee及弟弟Oliver Yip (圖片: Samuel Isaac Chua/EdgeProp Singapore)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Jean Yip就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髮沙龍和美容院的代名詞。然而,不太為人所知的是她與房地產的聯繫——以其董事長名字命名的Jean Yip集團一直穩步地將房地產投資和開發納入其投資組合。
Yip對髮型、美麗和房產的迷戀始於她的童年。陪著祖母去髮廊,激發了她對髮型的迷戀。她回憶說,當時她全神貫注地看著理髮師工作,「那時我大約七歲。」
當她的祖母決定把Malabar Street (現在是白沙浮廣場(Bugis Junction的一條有空調的室內街道)旁的三層店屋改造成五層樓的時候,早熟的Yip堅持要加入與建築承包商的討論。當她的祖母搬到Kembangan地區Jalan Senyum的一個角落裡的房子後,她經常四處走動,察看附近的其他房子。

Jean Yip在武吉士地區長大,她的家在Malabar Street ,現在是白沙浮廣場的一條封閉式空調街道。 (圖片:Samuel Isaac Chua/EdgeProp Singapore)。
「我一直喜歡與生活方式有關的所有東西:髮型設計、美容、烹飪、烘焙、室內設計和房地產。」她說,「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有這種熱情了。」
Yip來自一個企業家家庭。她在武吉士地區長大,在那裡她的祖母以賣粥而聞名,她的父親則擁有一家五金企業。
「Malabar Street沿線的許多店鋪前面都有一個庭院,很像翡翠山路(Emerald Hill Road)上的那些店鋪。」 Yip說,「我以前喜歡在街上跑來跑去,假裝我擁有這些店鋪。」
投資店屋

Yip的老式店屋包括連城街(Liang Seah Street)和佘街(Seah Street)一帶的老式店屋 (圖片: Jean Yip集團)
如今,Yip不需要偽裝自己。她已擁有一系列的商業地產,從美芝路地區的連城街和佘街到牛車水的客納街(Club Street)和寶塔街(Pagoda Street)一帶的老式店屋,她還擁有東岸路、勿洛蓄水池 ( Bedok Reservoir )和興都路(Hindoo Road)的商鋪。
「我們的許多商店都位於顯要位置。」她說,「我們買房的依據不僅是價格,還有該地區的潛力,以及我們能否為房產增值。」
Yip的弟弟、該集團的業務開發總監Oliver補充道:「選擇合適的租戶也很關鍵。」比如,客納街那排19年來一直被稱為義大利高級餐廳Senso的店鋪,就屬於Yip。Senso在去年4月關閉之前一直是租戶。現今的租戶是UFit Health and Fitness,它在那裡開設了16,000平方英尺的旗艦綜合健身工作室。

Yip在東岸路有四個鋪位,現租給一樓的NineThirty by Awfully Chocolate和二樓的9Round Fitness Gym(圖片:Jean Yip 集團)。
在受歡迎的東海岸餐飲飛地,類似的地標有NineThirty by Awfully Chocolate, 它位於東海路和如切路(Joo Chiat Road)的拐角處。不太為人所知的是,Yip是餐飲店的業主,這家店是由四間相鄰的店鋪合併而成。
位於第一層NineThirty上的是第二層的9Round Fitness Gym。在這種情況下,Yip不僅是房東,而且還擁有新加坡的9Round 主要特許經營權。
Jean Yip於2002年成立了Jean Yip控股有限公司,作為其房地產投資組合的控股公司。近20年前,她開始投資於商業地產,但在過去10年里,她已將投資範圍擴大至工業和住宅地產開發。

在2019年4月關閉之前,義大利Senso餐廳已經占據了客納街的店面19年。這些單位現在由UFit占用,UFit開設了其旗艦綜合健身中心。(圖片: Jean Yip集團)
「只購買永久產權住宅」
談到住宅地產,Yip「只購買永久產權住宅」。她的第一筆交易是在The Hacienda買了一套單位。The Hacienda是一棟擁有109套單位的公寓,位於東海岸路上段 (Upper East Coast Road) 附近的Hacienda Road上。它坐落在她於1982年開業的加東購物中心(Katong Shopping Centre)的第一家髮廊附近。「那時我只有23歲,所以我只能買得起一套房子,」她說。
她在室內設計中展現了自己的才華,為公寓添加了一個夾層。她回憶道:「我喜歡看室內設計雜誌,我在倫敦讀書的時候經常買這些雜誌。」
當Yip和她的丈夫Mervin Wee即將迎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Cheryl時,他們決定買一棟更大的房子。這是Yip首次購買的房地產:一棟單層洋房,坐落在面積6,000平方英尺的永久產權地塊上,位於東邊的奧匹拉園住宅區(Opera Estate)Tosca 街上。

Fong(最左一)是Jean Yip控股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丈夫Mervin Wee 是Jean Yip集團的董事總經理,弟弟Oliver(最右一)是Jean Yip集團的業務開發總監(圖片: Samuel Isaac Chua)
她說:「那時房價更便宜,我們以便宜的價格買到了地。」Yip沒有拆除老房子,而是保留了原來的結構,但進行了大量的擴建和改建(A&A),打造出西班牙風格的房子。他們的第二個女兒Rachel出生後,全家搬進了Tosca 街的洋房。
「對房地產的感覺」
從那時起,Yip開始「對房地產市場有了感覺」。每次她買了新房子,就把最後一處房產出租出去。「這麼多年來,我至少搬了12次家,」她說。
就像她在每年的平安夜派對上享受朋友和家人的溫暖一樣,Yip同樣熱衷於動員他們和她一起參加周末的房地產展覽。「現在他們都害怕(我的邀請),」她說,「我喜歡參加開放住宅、新項目和房地產的展覽。」

首個出售的洋房開發項目位於謙福路(Kheam Hock Road)一帶 (圖片: Jean Yip集團)
在尋找合適的房產或開發地點時,Yip說:「我總是那個做出選擇的人。」但她會拉攏家庭成員加入她的各種生意。
例如,她的丈夫Wee是Jean Yip 集團的集團董事總經理,而她的女婿Roy Fong(她的女兒Cheryl的丈夫)兩年前加入Jean Yip 控股擔任總經理。Fong是一名建築師,在加入岳母的商業帝國之前,曾在DP建築事務所工作。

還有Oliver,他一直是姐姐所有商業活動的合作者——從沙龍到自己的美容美髮產品生產線,再到房地產投資和開發。作為Jean Yip 集團的業務發展總監,Oliver負責市場研究與可行性研究,並在公司開展新業務或房地產投資之前進行數據分析。「Oliver做計算,而Roy專注於設計方面,」Yip說。

Oliver在加利谷山住宅區(Caldecott Hill Estate)的奧立夫路(Olive Road)上開發了一套GCB,帶頭開發優質洋房。(圖片:Jean Yip 集團)
開發洋房
2010年,他在加利谷山住宅區的奧立夫路上開發了一套優質洋房(GCB),這與Yip的其他業務非常相似。「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地點,因為它位於加利谷山,需要一面巨大的擋土牆,」Oliver說。這裡後來成了他的家。
其後,政府在謙福路興建了三套洋房,並於2011年在舊荷蘭道重建了Yip 的GCB。「我買了一棟我在20年前翻新的房子,我決定重建它,因為全家人都想要更現代化的東西,」Yip說。
接下來是她在荷蘭路(Holland Road)外的Greenleaf View舊居的重新開發。這塊土地被分成兩部分,用於建造兩棟更小的獨立式房屋以供出售。

Jean Yip原來位於Greenleaf View的居所被集團拆除,重建為供出售的新洋房(圖片:Jean Yip集團)
過去10年,隨著洋房用地價格的飆升,Yip將重心從購買GCB地塊,轉向購買面積在1萬至2萬平方英尺的洋房地塊,這些地塊有可能被分割成更小的洋房或多地開發項目出售。這導致了最近的開發項目,如沿著戴森路8號的三個獨立式住宅; 賜福路(Shelford Road)33號的兩棟獨立式房屋;還有位於贊善里(Chancery Lane )51號的五棟房子(三棟是階梯式的,兩棟是半獨立式的)。
「我們喜歡在離好學校不到1公里的地方開發房產,」Fong說。例如,位於賜福路33號的獨立式住宅,距離南洋小學和萊佛士女子小學不到1公里。
在10月份完成的兩棟房子有3½層和地下室。第33號的房子擁有11,639平方英尺的建築面積和5,528平方英尺的土地面積,而第33A號的房子擁有11,049平方英尺的建築面積和5,227平方英尺的土地面積。裝飾材料包括義大利大理石地板,石英廚房和浴室台面,高端浴室配件和內置衣櫥。每個詢問價從$1,398萬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