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最近一直在關注
關於地契到期
新加坡政府要 無償
收回房子的新聞

(芽籠三巷191個私人地契將在2年後,也就是2020年到期後,歸還給政府)
花了大把的銀子買房
不會真的有一天
房子不歸自己了吧
這事無論在新加坡
還是在中國
都不是傳說!

都是「民以房為天」
房屋契約到期後
究竟會怎麼安排?
很多小夥伴都好奇這個問題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新加坡和中國
到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椰子就來給大家深度講解一下

資料來源:知乎
新加坡的住宅分兩大類
一類是公共住宅(俗稱組屋)
(類似於中國的經濟適用房)
一類是私宅
(類似於中國的商品房)
私人房產一般是永久產權
也有99年產權的
組屋分為永久產權,999年
一般來說是99年產權

椰子這裡比較的主要是
新加坡的99年地契的組屋和私產
與中國的商品房
在房產性質、到期規定
和未來安排的一些比較
供有志成為有產一族的椰友們參考

圖源:見水印
房屋產權由
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
兩部分組成

在新加坡,以非永久地契為例
這兩項是合二為一的
所謂地契年限就是
土地加上房屋本身
一共可以使用的期限

在中國,這兩項是分離的
房屋所有權的期限為永久
而土地使用權分各種年限不等

01
產權性質
新加坡
新加坡大部分房屋(組屋+私宅)屬於租賃性質,租期通常為99年(Leasehold)。個人擁有全產權的房產十分罕見。不管是組屋或私宅,99年地契的期限期滿之後,土地和房子就不屬於屋主。只能算是長期租住,不完全屬於自己。
中國
中國房屋所有權是永遠的,沒有期限限制,只要房子還在,房子就一直是業主擁有的。但土地的使用權是有期限的,比較常見的是70年,也有40年和50年的。

新加坡
無論是組屋也好、私宅也好,只要寫明99年屋契(Leasehold),它們在99年後的價值,從理論上來說,應該都歸為零。住戶必須遷離,把房子土地歸還政府。
組屋屋契到期後,必須歸還給政府。(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SERS自1995年開展至今,只有4%的政府組屋獲選參與,機率越來越低)
99年地契私宅:99年地契的房產被集體出售的機會相對較低。因為發展商必須支付可觀的地價給政府,以便將地段的地契更新到99年。
中國
70年土地使用期滿後,土地收歸國有,但房屋仍屬於業主。過了70年要是房子還在,業主就得繼續和國家租那片地。


圖源:國家發展部博客截圖

新加坡
♦ 2017年6月20日,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宣布,位於芽籠3巷的191個私宅地契在2020年底到期後,所有住戶必須遷離並把房子歸還給政府發展公共住屋。這是新加坡首次有私宅地段在地契到期後須無償歸還政府,而且延期是不被批准的。
♦ 接下來地契期限來臨的是位於武吉知馬的芙蓉園(FuyongEstate)。這個99年地契公寓是在2046到期。
中國


位於馬林百列的組屋,屋齡已超過40年。(聯合早報)
04
未來可能發展
新加坡
除了無償交還給政府外,屋主們可以聚集起來投票決定,將地皮推出市場集體出售(En-Bloc)。對於成功與否,還是要由市場來決定。
舉個例子,2016年順福雅苑(ShunfuVille)就以6億3000元集體出售成功。
針對有聲音促請政府讓組屋屋契到期後自動延長,今年5月中旬在國會參與政府施政方針辯論時卻推翻了這種建議,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自動延長屋契。
「我們不能假設每個人都希望這麼做。像我們管理過市鎮理事會的人都知道,越老的組屋越需要維修。若房子已超過99年,能想像它需要多少維修,這對居民將造成多大的費用負擔?」
—— 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部長
政府一開始就表明組屋的屋契為99年,足以讓兩代人居住。目前屋齡最高的組屋約為50年,其餘組屋大多還有超過60年的屋契,因此問題並不迫切。
根據建屋局去年的數據顯示,在建屋局管理的約100萬個組屋單位中,屋齡滿40年的約有7萬個,屋齡介於30年至40年的有28萬個。
中國
按照新頒布的《物權法》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椰友們是不是稍微有些譜了
如果還有其他最新信息
也歡迎大家繼續分享討論哦
為了早日成為有產(有債)一族
而努力奮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