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寧河灣有兩座公寓大樓,共有696個單位,至今已售出逾八成。(城市發展提供構想圖)
中檔私宅去年價格氣勢如虹,位於克拉碼頭的康寧河灣(CanningHill Piers)恰好避開新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在開盤首個周末便售出近八成單位,推高其他中央區公寓的尺價紀錄。
由城市發展(CDL)和凱德集團(CapitaLand)聯合發展的康寧河灣屬99年地契,有兩座公寓大樓,分別為48層和24層樓高,共有696個單位。當中有個超級豪華頂層單位以4800萬元賣出,每平方英尺售價為5360元,位列去年最貴公寓第二名。
發展商將位於克拉碼頭的亮閣(Liang Court)地段重新發展,除了康寧河灣作為私宅部分,整個綜合項目包括雙層零售商場康寧坊(CanningHill Square)、萬豪國際集團(Marriott International)旗下Moxy品牌管理的酒店,以及一座由雅詩閣有限公司(The Ascott Limited)管理的盛捷服務公寓(Somerset)。

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研究部高級經理黃顯洋發現,康寧河灣自去年11月登場以來迅速售出83%或582個單位,中位數尺價2886元比其他中央區私宅去年全年的中位數尺價高了46%。
在康寧河灣之前,克拉碼頭一帶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類似大型項目,最靠近的屬背靠珍珠山(Pearl's Hill)的鼎瑞苑(The Landmark),由中冶置地(MCC Land)、新順利房地產(Sin Soon Lee Realty)和傑地集團(ZACD Group)聯合發展,不過銷售方面去年9月就開始放緩。
該項目屬99年地契,樓高39層,共396個單位,從2020年11月向市場推出250個單位,至今售出144個單位。

| 新加坡河兩岸私宅屋齡雖偏高仍吸引買家
新加坡河兩岸私宅項目並不多,儘管大多屋齡偏高,但因為坐落市區,加上有優美城市或河畔風景,且靠近政府大廈和克拉碼頭地鐵站,因此仍吸引不少買家青睞,尺價更是節節攀升。
最受買家歡迎的是翠河坊(River Place,99年地契),該項目2000年竣工,擁有509個單位。去年共有34個單位轉手,尺價最高達1657元,這比2020年平均尺價高出25%,更創下過去四年來最高銷售紀錄。
另外,屋齡超過15年的樂濱軒(The Pier at Robertson,永久地契)和The Quayside(99年地契)屬於較小型的項目,分別擁有201個和79個單位,去年有13個和九個單位易主。前者房型以單臥室為主,後者則是樓面介於1300至1600平方英尺的三臥室。
文/周岳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