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福發:不求完美的科技企業建築師

2021年09月30日   •   5985次閱讀

導語:濃密的黑髮,高大的身材,陽光的笑容,他是新加坡JCS集團創始人及董事會主席姚福發、也是新加坡人民協會基層領袖主席、新加坡總理公署國家研究基金會顧問,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文校友會會長。這五年里,事業、社區和學習,幾乎是姚福發為之忙碌的常態,給家庭的時間僅有10%。

每早八點,姚福發會先到新加坡北部的Woodland工業區巡視,那裡有他的幾家工廠,是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和醫療健康設備及產品的生產基地。今天他例行去過Woodland之後,又趕往豐加北民眾聯絡所,這裡是他服務的基層組織,那邊有一些文件等待他簽署。下午2點,在時代財智的視頻採訪開始前,他已經神采奕奕地端坐在螢幕前。時間的分配和管理,對現年58歲的姚福發非常重要,這決定著接下來的進和退,以及在不求完美的心態中實現完美的人生目標。

——文:宋娓 攝影:蔡清福

校友簡介

Jason Yeo | 姚福發

新加坡JCS集團創始人及董事會主席

新加坡人民協會基層領袖主席

新加坡總理公署國家研究基金顧問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文校友會會長

這是第二次對姚福發先生的採訪,是面對面訪談。地點在緯壹科技城附近的JCS Venture Lab,這裡主要配合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共同對在清潔科技、先進位造與工程領域的初創企業進行孵化、投資及服務。除了Woodland的工廠,他每周會抽出一天時間來這裡。

這裡的空氣和兀蘭工業區不同,靜謐專注中多了一分商業和資本的躁動。來來往往擦肩而過的,不是有科技專利的專家,身懷資本的投資人,就是滿懷理想的創業者。

不管在哪兒,姚福發一坐下,總能讓來者立馬發現他。英俊挺拔、臉上略帶疲倦,但卻散發出樂觀、自信、淡定和從容。從白手起家裝配機器,研發技術到帶領團隊運作資本,姚福發身上被標註了多個標籤,他是工程師、發明家、投資人、總裁等等,不過他最喜歡的頭銜是科技企業建築師Technology Enterprise Architect,用科技、創新、熱情和堅持,做出能給企業科技及人們生活帶來進步和改變的產品才是他認為最有成就感的事。

有句話說,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

在行業里、在同學圈裡,姚福發的沒脾氣是有名的,他對人總是笑臉盈盈。JCS的總部設在新加坡,在美國、日本、中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身為集團的靈魂人物,能泰然面對圈內圈外,分分合合,雲捲雲舒,通常都練就了力挽狂瀾的本事。姚福發的好脾氣,是有底氣的。

江湖不在,他的故事卻還在流傳。

上世紀90年代,硬碟製造業是新加坡支柱產業之一。如今,硬碟製造業已日落西山,但是JCS旗下的MCLEAN TECHNOLOGIES 已成為科技清洗行業的領頭羊卻是不爭的事實。現在,他們仍然不斷創新,繼續夯實精密清洗行業的寶座。

MCLEAN TECHNOLOGIES於2010年3月在馬來西亞上市,面向全球提供專業的高精密設備、儀器和零部件的清潔服務和清潔技術配套方案。客戶包括全球硬碟主要部件的供應商和製造商,如Seagate、3M等,市場主要聚焦在新加坡、中國和東南亞市場。2013年,作為上市公司董事會主席的姚福發引入「雲庫存」概念,以自主創新設計的「Blue Box」為概念載體,通過倉儲管理系統和創新物流平台,幫助客戶實現節約成本,降低風險,提高人力使用效率,達到資金和資產的最大效用的目的。該創新概念不僅收錄在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案例中,而且此管理系統已應用在國際、國內大型生產製造集團的供應鏈中。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案例。姚福發對市場非常敏銳且有超前意識,過去三十年JCS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歸功於他善於掌握新加坡經濟轉型和科技紅利帶來的機會,發現並創造市場的需求。三十而立,JCS的發展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也可以說是三次轉型。

階段

時間

轉型內容

一 1990年-2000年

以合同服務逐漸轉向代工生產

二 2000年-2010年

開始投入研發資源,從OEM為主的模式邁進了產品創新和自有品牌打造的階段

三 2010年-至今

在進行企業內部自主開發的同時,嘗試與外部的技術合作

JCS的三次重大轉型期

前兩次轉型幾乎花了20年,這為2010年的第三次轉型積累了豐富的原始技術、資本和資源。在完成品牌建設後,恰逢2010年MCLEAN TECHNOLOGIES的上市,姚福發被深刻觸動,領悟到科技產業由於投入資金大、投資期長,要想快速發展必須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同時,資本需要著陸在廣闊的技術平台上,福發決定在進行企業內部自主開發的同時,不斷嘗試與外部的技術合作。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一次,JCS贏得了政府的青睞和肯定。

2016年5月,JCS Venture Lab正式獲得新加坡企業發展局(以前是新加坡政府標新局SPRING Singapore,現為Enterprise Singapore,簡稱ESG)的委任,在清潔科技和先進位造與工程領域,協助政府共同對具有潛力的創新公司進行孵化和投資。同時,與新加坡科技局A*STAR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夥伴關係,可與其共同投資或幫助高新技術實際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從此,姚福髮帶領團隊正式走上了挖掘優質科技項目,孵化、投資、培育他們成長的道路上。現今,JCS集團已成長為一家涉足多個行業領域的跨國集團公司,包括航空、大型機械設備製造、清潔設備的製造及服務、創新物流、醫療健康、農業科技、可再生清潔能源及科技風險投資基金等。

鑒於新加坡坐擁連接東西方市場的戰略門戶優勢,在擴展國際市場上發揮的連結作用。福發充分藉助新加坡地理優勢,早在15年前,就把JCS的目標市場劃分為兩塊: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在中美科技競爭升級的情況下,福發的市場戰略是有眼光的,必須把業務分成兩個市場,才可能有機會生存下來。

對於海外的市場拓展,JCS不僅要考量市場的購買力、人口基數、還要考慮產品所屬的大眾市場或小眾市場,大眾產品或高端消費。除了產品之外,還包括設備設施等,都需要一一考慮。所以在這個過程中,JCS仍然需要不斷調整產業布局和結構,降低風險比例。

科技無國界,科技的目標是改變人類的生活和環境,讓地球更好。企業要保持領先,必須要有快的步伐和速度。姚福發認為,時間點很重要。如果時間不到,先進技術還是可能被擱置,無法發揮價值。那些帶有私心或者太超前的科技發展,只會造成科技庫存,是資源的浪費。

1989年,姚福發畢業自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自動化工程專業,第二年即1990年,他創辦了JCS Automation。沒有家族商業背景,也沒有打工的經驗,他自工作第一天起就在創業,就只想當老闆。

和機械結緣,來自最初他對機械的興趣,因為喜歡,不知不覺他就開始琢磨技術方面的問題。為何偏要當老闆?姚福發回憶到,其實那時他曾有過先找工作,三五年後再出來創業的念頭,但內心很掙扎,「我不想以後我當老闆時,以前的老闆說我抄襲他的技術!」就這樣,走出校門,踏上社會的第一天,姚福發就開始給自己打工。

於是,他成了自己的老闆。當了不久,這個老闆就有些後悔。為了「自已要當老闆」這句話,他整整累了七年,不過他有些不服氣,「我就不相信在機械設計的世界裡,我還搞不出一個東西!」因為沒有在企業中學習過,也沒有專業指導,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摸索。那種在黑夜裡摸索看不到一絲光的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煎熬。

真正的勇者,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很快,他穩定了情緒並清楚地告訴自己:只能前進。

第一個七年什麼都沒做出來。

那七年里,福發廢寢忘食一頭扎到機械研發中。那時,他就知道白天做機械,晚上研究機械,他滿腦子裡除了機械,還是機械。

姚福發對機械研究始終保持著熱情,2015-2016年,姚福發在研究室的工作照。

姚福發隱約中記得在2000那年,他共開發了81台機器設備,而且沒有一台機器型號是一樣的。這個驚人的數字,至今回想起來都令他難以置信。他說,即使今天給他100倍的價錢,他也不會幹的!言談之餘,能看到滿滿的自豪洋溢在福發的臉上。誰沒有過青春和熱血,憑著對機械的熱愛,那一年他超越了自己,青春無悔!

在創業的前9年里,姚福發還沒搞懂「賺錢」這件事,因為缺乏對金錢的敏感度,他把自己搞得很辛苦。不過,他秉持自己的信條,「如果腦海里成天想著錢,讓金錢占據了整個心智的話,除了把公司搞砸,也會把自己搞瘋!」

第一家創業公司,姚福發並沒有從中賺到第一桶金,那幾年幾乎是負數。「每當有一點錢,還不到半桶,就又倒回去了!」他苦笑著形容那時的窘境,這個過程很慢,可是他的生活卻保持螺旋式的上升。

人生說短不長,笑到最後才是王道。他把自己狠狠丟進環境里,斷其後路,沉浸其中,傻傻地做,逼出了人生的原動力。有人說苦,他卻在臥薪中享受這個過程。每個人生,甜美是相同的,苦辣卻不盡一樣。其實,人生是在苦辣中前進的。

2016年,實施轉型後的JCS,由科技運營轉化為科技投資為主。在科技運營中積累了技術和資金後,JCS集團開始進入了量化式的發展階段,成為新加坡較早進行商業科技運作的公司。經過兩年的跟蹤考察,截止2018年底,集團共投資了11間深科技(Deep Technology)項目公司。

姚福發透露,JCS專注在深科技方面的投資,做擅長的科技產品,而不熟的領域則參與較少。2016年的時候,政府不僅給予JCS兩年ESG的資金支持,還幫助公司物色科技領域的專業投資人才,加速了公司專業化進程。

在投資行業中,多數人僅看到閃閃發光的投資回報,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背後真正的風險呢?投資的每個決定之下都有風險墊底,只是大小而已。

福發透露,他的11個項目里,真正只有6個是有回報的,成功率保持在50%以上。在投資界和孵化器領域,這個數據是相對高的,因為一般的孵化成功率只有10%左右。

他解釋道,投資對風險的判斷需要經驗,而經驗又是主觀的。即使他個人對項目有70%的信心,假設經驗不足,那麼真正風險比想像中的要高很多;而且團隊的思維方式不同,若團隊缺乏共識,也會進一步提高風險;當然,公司本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也最終關係到風險的可控性。

市場經濟活動中,存在大量信息不對稱。對技術和市場的判斷,福發自信有70%的把握度;然而,對個人行為的判斷就比較難,這可能會有20-30%的失誤,比如投資方或被孵化方所表述的與實際有較大差距的情況等等。

疫情之下,不少中小企業面臨挑戰,企業融資需求增加。著眼於大方向,姚福發分享了他們的考量點。投資人要看的是財務健康的企業,盈利點必須是從新元50萬到200萬。尤其是需要工廠、需要做開發產品的企業,它的年營收必須要有200萬,扣除市場開發費用,若有50萬的盈利,那會比較適宜。若僅參考盈利百分比,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有些公司可以做到銷售量很大,可是盈利卻很低。

談到投資,姚福發非常樂於分享。他的工作經常與人打交道,就像佩戴的那副細框透明眼鏡,能讓對方清晰地看到自己,傳遞溝通的意願。在交流時,他通常善解人意,能夠解讀對方。他說,很多時候,都要去體會對方沒有說出的話,沒有提供的信息。保守地把關,使他們的項目的成功率提高至一半。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