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是全球人均買彩票花費最高的國家之一,買彩票的年長者每年平均花費2278元,其中一半有中獎,獎金中位數為250元。調查發現,中獎者會在12個月之內花掉近一半的獎金,購買食品和衣物等非耐用品,但也有人更傾向把錢存起來,為未來的醫療、養老等需求做好準備。
這項名為《探討彩票中獎方式對收入衝擊的消費反應:面向新加坡年長者》的研究去年發布,由新加坡管理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幸福老齡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成勛和韓國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高康革(Koh Kang Hyock,音譯)聯合展開。
研究團隊根據2017年和2018年的新加坡生活與健康研究(Singapore Life Panel),收集3500多戶家庭6212名50歲至70歲本地受訪者有關彩票的信息。
根據調查,58.9%的受訪者反映,在過去12個月買彩票,平均花費2278元。其中,51%說期間曾贏得獎金,平均金額為1090元。然而,獎金金額的分布差距大,第五百分位(percentile)的金額只有10元,中位數是250元。這表示多數人贏得彩票的獎金較少。
研究也顯示,年長者中獎後的消費行為有著明顯的差異。一些人會選擇把獎金花在非耐用品(non-durables)上,比如食品、雜貨、外出用餐、旅遊、衣物、交通等。這些支出主要能夠即刻提升中獎者的生活質量,讓他們感到生活更有滋味。研究指出,這些年長者可能把獎金當作提升他們和家人生活體驗的機會,用來享受人生。
較富裕中獎者會把獎金存起來
然而,並非所有年長者都會選擇增加消費。研究發現,尤其是那些較為富裕的中獎者,往往會把獎金儲蓄起來,或者用於未來的醫療和養老等長期需求。這顯示,面對突如其來的收入時,有年長者更傾向于謹慎消費,優先考慮未來的財務安全和健康保障。
每個月至少買一次多多的劉益天(71歲,退休)說,他買了近30年,中過幾次小獎,最多一次有5000多元。「這是好多年以前,所以記不太清楚了,應該就是吃了一頓大餐,其他的都存起來了。」
劉益天退休前是一名工程師,自認來自小康之家,平時不需為衣食住行而煩惱,因此贏得獎金也不太需要立刻用來應急。「但是人老了難免生病,有錢就儘量存起來,以防萬一。」
政府支付款項為現金 年長者會較謹慎處理
除了分析個人行為外,研究還探討政府公共轉移支付(public transfer payments)對消費模式的影響。研究表明,當支付款項被標記為「現金」時,年長者會謹慎處理,除了日常的一些消費,多數會把錢儲蓄起來。
然而,政府推出社區發展理事會鄰里購物券、重新探索新加坡禮券(SingapoRediscovers),以及保健儲蓄填補(MediSave Top-up)等針對性的措施,就會刺激人們在特定領域的消費。
劉益天說:「政府近年來發的錢分很多種,如果是直接進到銀行的現金,我不會特意去花它。但如果是鄰里購物券,就要在鄰里商店或超市用,不花白不花,我如果要買東西就會先考慮到鄰里,好用完禮券。」
金成勛說,政策制定者應當考慮到老年人在面對突發收入時的謹慎態度,設計更加靈活和精準的福利轉移支付方案,以最大程度提升年長者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