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視頻
風華南岸府 | South Beach Residences
建築:Foster + Partners
項目位於新加坡市中心的濱海區和市政區之間,涵蓋了整個城市街區。同時把新建築與現有經過翻修後的建築和多功能建築相結合,形成了一個高效節能,包含了商店、咖啡館、餐廳、一個酒店和公共空間的,將生活和工作結合在一起的新城市街區,兩個空中花園由法國知名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設計。









翠城新景 | The Interlace
建築:OMA 景觀:ICN
設計摒棄一座座一柱擎天的摩天樓格式,把31棟70米長、6層高的小樓,循著六角形的格式疊排,讓住戶景觀更多元化,能望向四周綠蔭與景色,同時也讓每座都無法望入鄰家,更具隱私。層疊的破格設計也為樓隔距離增至56.5米,大大增加了呼吸空間和隱私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 (NTU) THE HIVE
建築:Thomas Heatherwick
與傳統的教育建築不同,這組建築通過走廊連接起像盒子一樣的教室,校方要求的更適合現代化學習方式的設計。設計呈現為一個交織著社交和學習功能空間的建築,創造出一種動態的環境,有助於非正式的以及偶然的學生與教授間的交流與互動。十二個塔樓,逐漸向底部收攏,非常明確有序的環繞在中部巨大的中庭空間,提供了五十六個沒有拐角以及前後之分的教室,靈活的體量形式使得教授可以更容易接近學生,並促進個體之間更緊密的合作。




海軍部老年社區 | Kampung Admiralty
建築:WOHA
Kampung Admiralty綜合社區大樓是集社區、醫療、老人社區、小型公寓、社區公園為一體的綜合建築。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其社區公園,社區公園採用梯田布局最終形成垂直綠化景觀,為104套公寓提供休閒的去處。它還利植物控制室內溫度,並形成一套屏障隔絕火車鐵軌帶來的噪音。










項目視頻
碧山公園 | Bishan Park
景觀: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最能彰顯該創新項目的就是在將混凝土水渠改建成為自然河道的同時,融入了雨水管理設計。這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比如在管理河流和雨水、自然與城市相結合、提供市民休息娛樂場所等方面。城市的韌性需要增強,因為氣候變化容易導致洪災,而乾旱期則極大地影響了城市發展。這個創新項目的一體化概念能夠幫助新加坡等城市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它能夠有效地對於雨水進行處理、有助於凈化市民的飲用水;能讓植物和動物種群回歸城市;它還能夠為市民創造更多娛樂休閒的場所,並提供更多親近大自然的機會。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 National Gallery
建築:Studio Milou+CPG
在原英殖民地時代的新加坡市政廳和最高法院大樓的基礎上改造而成,2015年11月24日正式開館。收藏了大約有8000餘件藝術品,有著世界上數量最多的新加坡和東南亞現代藝術作品,是新加坡規模最大的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