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 中國人購房大增2.3倍!2021加碼投資新加坡

2021年12月24日   •   5301次閱讀

新冠疫情雖限制了我們乘搭飛機出國,卻限制不了中國買家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好房,該出手時絕不手軟。

其中,新加坡憑其諸多優勢,包括優良完善的基礎設施、清廉高效的政府管治、安全宜居的安居環境、親商有利的投資條件等,多年來備受國際買家青睞。即使在疫情衝擊下,新加坡樓市依然穩健增長,這除了來自本地買家的強勁需求,更來自外國買家的購買熱情。

「獅城」房市有多火?

2020年12月,在強勁的購買勢頭推動下,全新私人住宅的銷售量創下了新紀錄,飆升至近8年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橙易產業(OrangeTee & Tie)最新發布的月度市場報告,市區重建局(URA)的發展商銷量調查結果顯示,去年12月,新房銷量月度環比上升了57.2%,達到了1,217套。包括執行共管公寓(EC)在內的新房銷量增長了53.9%。與前一年同期相比,不包括執行共管公寓在內的銷量增長了126.2%!

新加坡每月新房市場數據

數據來源:新加坡市建局(URA)、橙易產業(OrangeTee & Tie)研究與諮詢部 最大海外買家群 疫情下交易翻倍

自2017年起,中國買家一直是新加坡房產最大的海外投資者。根據市建局(URA)的統計,2019年新加坡私人住宅交易量接近1.7萬套,其中外國買家參與的交易占21.7%,而外國買家中的約1/4都持有中國護照。

橙易產業(OrangeTee & Tie)較近期整理的數據顯示,去年第二季度,在有申報國籍的外國買家中,中國占了近一半(43.2%)居於首位,搶下98個私宅單位,遙遙領先以16.3%排第二的馬來西亞買家。

到了第三季度,在所有外國買家中,中國的置業者依然占據了最大的份額,購買了225套住宅。換句話說,疫情持續蔓延不但沒有令中國買家對新加坡私宅市場的熱情冷卻,反而成了交易激增的催化劑,實現了130%的驚人季度增長!同時,居外IQI中介的新加坡房源數量也激增,第三季度達到了全年最多。

據這份私宅市場報告,在來自中國大陸的置業者當中,有60%的買家購買了價格在50萬至150萬新加坡元之間的房產。近20%的人購買了售價超過300萬新元的豪宅;在這些住宅中,有19套的售價為500萬新元以上。就均價而言,大多數中國買家購買的住宅價格都低於每平方米18,000新元或每平方英尺1,672新元。

中國買家購買的公寓價格範圍

數據來源:新加坡市建局(URA)、橙易產業(OrangeTee & Tie)研究與諮詢部

黃金地段,特別是烏節路、武吉知馬和紐頓等的優質房地產吸引力和溢價始終不變。最受中國買家歡迎的置業區域為第19區(售出26套)、第5區(售出23套)、第10區(售出22套)和第14區(售出17套)。

最受中國買家青睞的置業區域

數據來源:新加坡市建局(URA)、橙易產業(OrangeTee & Tie)研究與諮詢部

在商業房地產領域,去年夏季,位元組跳動在外資金融機構眾多的辦公樓「萊佛士碼頭一號」建立包括3個樓層的約7000平方米的大型辦公室。去年5月,位於市中心丹戎巴葛地區的52層大樓安盛保險大廈的50%以8.4億新元出售,買家是中國阿里巴巴集團。

私人住宅魅力不減

橙易產業(OrangeTee & Tie)研究與諮詢部副總裁孫燕清指出,新加坡私宅一直受全球高凈值人士和投資者青睞。特別是在經濟前景不確定和股市波動起伏之際,一些人傾向於把資金轉到他們認為更穩定的地產市場裡。

她說:「新加坡房地產市場表現一向不錯,長期都可取得房地產升值和資金收入回報。這或許是為什麼許多外國買家有信心在本地購買私宅。」

「對很多中國投資者而言,新加坡的房地產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人也看到了在新加坡居住或者投資的好處,尤其是在看到這裡很多私宅項目都出現了正面的資本增值。」

從客觀的條件來看,購買新加坡房產,相比在國內置業,確實具有許多獨特的優勢:

產權

中國的房產地契通常是70年左右,而新加坡的則有99年、999年和永久地契之分。新加坡的房產因為地契年限長,頗受外籍人士青睞。物以稀為貴,因為新加坡的地皮比較少,永久地契的房產一般要比99年地契的貴20%。儘管如此,永久地契一直很搶手,也深受中國買家歡迎,因為買家看準這塊市場的保值與增值。

住房貸款

首次在新加坡購房的買家可以將貸款價值比限制在75%(2018年7月更新),外國人一般最高可達70%。在中國大多數一線和二線城市,第一套房的首付比例一般為30%。銀行貸款利率方面,兩國市場也有區別。中國目前的房貸利率基準利率為4.65%,而新加坡目前的市場利率很低,年利率在1.25%至1.6%之間。

房屋面積

首先是面積單位的換算。中國買家習慣用平方米(也稱平方米)計算面積,來新加坡選購房子時都是用平方英尺,1平方米約等於10.8平方英尺。

除了計算單位不同,「面積」一詞在兩地公寓市場上的定義也不一樣。在中國,面積指的是建築面積;新加坡算的是實用面積。建築面積的算法比較繁瑣,簡單來講,是根據各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求得各套房屋分攤所得的共有建築分攤面積,比如門口的面積、樓梯等,都按比例算進每一個單位的建築面積。所以,同一個公寓單位,其建築面積一定會大於實用面積,通常後者比前者少20%左右。在中國買一個「100平方米」的單位,和在新加坡買一個「1080平方英尺」(相當於100平方米)相比,後者明顯感覺寬敞一點。

濱海名匯(Midtown Bay),複式單元面積約1150平方英尺,項目售價約¥712萬。

停車位

在中國購買中高檔住宅,需要另外購買車位。而在新加坡,買家不需要另付車位費,發展商一般會為每個新單位贈送一個車位。可不能小瞧這個車位費!近年來,車位費在中國節節攀升,動輒10幾、20萬人民幣,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裝修

新加坡交房精裝,包括基本粉刷、地面,有些甚至包括空調冰箱洗衣機,廚房更是裝修得妥妥噹噹。但中國一般是毛坯房,需要自己完成。

稅收

在中國,購買私人公寓除了印花稅外,還需要繳出房產繳增值稅。在新加坡,房子沒有遺產稅,無資本收益稅,也沒有增值稅等附加稅收。可是外國人在新加坡購買任何住宅物業時,都需要額外被徵收20%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

監管政策 新加坡的購房手續必須通過律師進行,並由第三方銀行帳戶監管。與中國相比,有更大的雙重保障。

(來源:居外網)

新加坡知名網紅93萬新幣的HDB到底長啥樣?
2025年04月28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他在新加坡買房6年損失近180萬新幣!買房需小心這類房產
2025年05月03日   •   7524次閱讀
1500萬新幣?新加坡這個區的公寓接連賣出天價!憑什麼?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有錢買landed,卻沒想過「爛裝修」後患無窮!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的高價轉售組屋都出現在這些區!最新房價形勢一覽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星展預測:新加坡房價或0增長,買家是機會還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閱讀
最高1603萬新幣!新加坡公寓市場出現重大波動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閱讀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房地產對比出爐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W公寓落戶新加坡:把頂配人生安放進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Bloomsbury Residences 公認的緯一高新科技與媒體圈的優越地理位置和圈層
2025年04月27日   •   1197次閱讀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業投資新寵, 甲級寫字樓和醫療套間已開盤!】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閱讀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媒體圈住宅地段無法吸引發展商 招標活動截止當局未收到任何競標
2025年04月30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甲級辦公樓空置飆高!背後藏著什麼信號?
2025年05月03日   •   17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