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域發展狀況
1.1 地理和人口發展狀況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民丹島和巴淡島都有輪渡聯繫。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9.1平方公里 ,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全國由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餘島嶼組成,最大的三個外島為裕廊島、德光島和烏敏島。由於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陸域,將增添額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
新加坡地勢起伏和緩,其西部和中部地區由丘陵地構成,大多數被樹林覆蓋,東部以及沿海地帶都是平原,地理最高點為武吉知馬,高163米。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為雨季,受較潮濕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氣不穩定,通常在下午會有雷陣雨,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在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風弱多變陽光酷熱,島內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
2020年的人口與上一年相比增加了%。新加坡公民人口比前一年增長0.6%,達到352萬人,而永久居民人口保持穩定,為52萬人。
總的來說,截至2020年6月底,新加坡總人口為569萬,較上年略有下降0.3%,這主要是由於截至2020年6月底,非居民人口減少2.1%,降至164萬。
表 新加坡總人口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圖 新加坡人口年齡百分比變化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圖 新加坡性別構成情況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1.2 國家經濟概況
2020 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經濟同比收縮 2.4,比上一季度收縮 5.8% 有所改善。除製造業、金融與保險、信息與通信和批發貿易部門外,所有部門在本季度均出現萎縮。
對比 2019 年 1.3% 的增長,整個 2020 年經濟收縮了 5.4%。為經濟提供支持的行業是製造業、金融和保險業以及信息和通信行業,這些行業在 2020 年出現擴張。
分行業看,製造業增長7.3%,服務生產行業萎縮 6.9%,不過金融和保險業信息和通信行業在 2020 年有所擴大。其中,金融保險板塊同比增長 5.0%,但低於 2019 年 7.8% 的增長率。信息和通信部門擴大了2.1%,低於2019記錄的 12% 的增長,建築業收縮了 36%。
圖 2010-2020年GDP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圖 2010-2020年GDP變化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1.2.2 農林牧漁業
新加坡約有百分之一的土地用於農業用途。新加坡的農業食品部門主要從事生產供當地消費的雞蛋、魚和蔬菜。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陸上食品農場111個,海洋農場109個。
魚類生產主要包括養魚場的水產養殖產品,少量來自當地捕撈漁業。新加坡還進口、出口和轉運外國船隻捕獲的魚。對於海上農場,大部分位於柔佛海峽,在南部水域有兩個深海農場。這些養殖場為活魚市場和超市養殖各種魚類,如乳魚、鯔魚、鯛魚、鱘魚、石斑魚、羅非魚、鯧魚和鱸魚。
新加坡還生產非食用農業產品,如蘭花、觀賞植物和觀葉植物(如盆栽植物、觀葉植物、觀賞植物、水生植物和組培苗)和觀賞魚,用於出口和國內市場。新加坡是優質切花蘭花和觀賞魚的全球出口國。
圖 農產品產量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1.2.3 製造業
製造業在 2020 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 10%,延續了上一季度 11% 的增長。 電子、生物醫學製造、精密工程和化學品集群的產量擴張支持了該行業的增長。
2020 年全年,製造業增長 7.3%,扭轉了上一年 1.5% 的下降趨勢,這得益於電子、生物醫藥製造和精密工程集群的產出增長。
圖 新加坡工業產值情況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圖 工業各行業產值占比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1.2.4 交通
2020第四季度貨櫃吞吐量同比下降 0.7%,與上一季度下降 0.7% 持平。全年,新加坡港口處理的 TEU(二十英尺等效單位)數量為 3700 萬,比 2019 年下降 0.9%。這與 2019 年實現的 1.6% 增長相反。

第四季度樟宜機場處理的航空客運量同比下降 98%,延續了上一季度 98% 的下降趨勢。全年通過樟宜機場的航空客運總量下降了 83 % 達到 1200 萬,與 2019 年 4.2% 的增長率形成鮮明對比。新加坡航空客運量與全球主要地區的航線均出現下滑。同時,在全球航空貨運持續短缺的情況下,第四季度航空貨運量同比下降20%,延續上一季度29%的下降趨勢 容量。就 2020 年整體而言,航空貨運量下降了 23%,延續了 2019 年 6.5% 的收縮。
與此同時,繼第三季度下降 83% 之後,第四季度飛機著陸量同比下降 79%,達到 9,982 架次。這使 2020 年的飛機著陸總數達到 62,721 架次,比 2019 年下降了 67%。


1.2.5 建築和服務業
信息和通信行業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長 2.6%,延續了上一季度 1.4% 的增長。 IT 和信息服務以及「其他」部門12支持了積極的結果。與此同時,電信部門收縮。在整個 2020 年,該部門的增長率為 2.1%,低於 2019 年 12% 的增長率。
2020 年全年,餐飲服務指數下降了 26%。 與 2019 年錄得的 1.5% 的增長相比,這是一個顯著的回調。特別是,食品和飲料的銷量受到 COVID-19 大流行造成的需求疲軟以及為遏制大流行而實施的隨之而來的公共衛生措施(例如邊境限制、 斷路器、安全距離措施和容量限制。這些反過來又導致餐飲業 (-55%)、餐館 (-34%)、咖啡館、美食廣場和其他餐飲場所 (-18%) 的銷售額下降 %),以及快餐店(-8.8%)。

二、產業發展模式和技術發展
2.1 國家產業結構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Wind
三、企業發展情況
3.1 知名上市企業名單
表 新加坡知名上市企業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富時新加坡海峽時報
3.2 主要上市公司
表 新加坡全部上市企業按市值排名

1. 中國電信[K3ED.SG]

公司是領先的大型全業務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運營商。公司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機遇,深耕客戶需求及應用場景,全面實施「雲改數轉」戰略,以5G和云為核心打造雲網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支撐體系、科技創新硬核實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以創新、融合構建差異化優勢,致力於為個人(To C)、家庭(To H)和政企(To B/G)客戶提供靈活多樣、融合便捷、品質體驗、安全可靠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政企通信及信息化服務(To B/G)方面,公司是國家級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是雲網融合的全球引領者。公司天翼雲在全球運營商公有雲IaaS中排名第一,收入規模在國內運營商中排名第一,公司是國內最大的IDC服務提供商。憑藉雄厚的雲網資源和產業數字化領域豐富的技術儲備,公司發揮雲網融合的獨特優勢,將「雲、網、邊、端、安、用」等數字經濟要素和AI、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打造數字化應用平台,以5G和天翼云為核心,不斷提升一體化解決方案能力,加快推進行業數字化賦能,滿足用戶在不同垂直行業應用場景中的定製化需求,服務政務、金融、工業、社會民生等多個領域,成為行業信息化領域的頭部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