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花相互扶持 在空軍領域翱翔

符燕萍和符燕芳這對雙胞胎姐妹從小就對飛行和飛機感興趣,從理工學院畢業後參加了空軍研討會,決定走上從軍之路,但她們不是成為飛行員,而是成為空軍工程師。
34歲的妹妹符燕芳告訴《8視界新聞網》,她們小時候常常會在放學後看《空中浩劫》(Air Crash Investigation)這類和飛行有關的紀錄片,從中了解飛機機械。
2009年,她們在理工學院-武裝部隊聯合文憑計劃(Joint Polytechnic-SAF Diploma Scheme)下加入新加坡空軍部隊,修讀航天航空電子學(Aerospace Avionics)。三年後,姐妹倆在高級軍事領域專才計劃(Military Domain Experts Scheme)下一同到英國深造,攻讀航空電子學(Avionics)碩士。

姐妹倆在高級軍事領域專才計劃(Military Domain Experts Scheme)下一同到英國深造。(圖:受訪者提供)
姐姐符燕萍坦言,親友最初都對兩人的決定感到驚訝。「全部都(說):啊!為什麼要加入空軍部隊?」
符燕芳笑說,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她們家族中從未有人成為正規軍人,親友了解她們的工作後都為她們感到驕傲。
新一批空軍工程師有一半是女性
姐妹倆表示,一談到空軍,人們就會想到飛行員,但空軍其實還有工程師、負責空中交通管制的空戰軍官等。同為工程師的姐妹倆職務就不一樣,姐姐是無人駕駛偵察機工程師,妹妹則是空軍空戰中心連長。
符燕芳說,有些人認為女性在武裝部隊里工作或當工程師會面對很多困難,但在理工學院和大學都是修讀工程系的姐妹倆早已習慣在一個男性居多的環境工作。她表示,上司和同事都非常尊重她們,理解也認可她們的能力和貢獻。
「畢竟我們在空軍工作,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責任,我們非常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以實現空軍的使命。所以我們沒有因為是女生而受到影響,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專業態度和能力。」

同為工程師的姐妹倆在空軍的職務並不相同,姐姐是無人駕駛偵察機工程師,妹妹則是空軍空戰中心連長。(圖:李溢薈)
符燕萍指出,空軍的工作環境其實很性別中立(gender neutral)。
「很多人都覺得作為女性,在培訓和評估期間,我們要輕鬆得多,可是這是不正確的。我們也需要參與基本軍事訓練,也需要去野外訓練(outfield),跟我們的男同事是一模一樣的。」
她坦言,當然也有一些男性低估她們,畢竟女性體能跟男性不同。不過,當他們經歷了一樣的訓練後,就會發現女軍人也沒有什麼特權。
看到越來越多女性加入空軍,姐妹倆也非常高興。符燕萍就說:「在新一批的空軍工程師(當中),其實我看到有一半的(人)都是女生。看到這(種趨勢),讓我覺得很欣慰。」

姐妹倆當年一同經歷基本軍事訓練,是彼此的好夥伴。(圖:受訪者提供)
姐妹就是「好夥伴」
從課程輔助活動到選讀課程都一樣的姐妹倆認為雙雙從軍是件好事。符燕萍說:「我覺得她(妹妹)能理解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工作中也是一樣。如果有什麼問題,我有一個好夥伴(可以)討論問題。」
膝蓋曾受傷的符燕芳就以基本軍事訓練為例說,有時受訓確實很困難,可是因為有姐姐在身邊支持和鼓勵,她才未曾輕言放棄。
不過,姐妹共事免不了被比較,但符燕芳說:「我們不會因此而消極對待,因為我們兩個都有自己選擇的職業道路,能夠讓我們發揮我們的潛能。」
她也說,從軍經歷幫助她們發展韌性、適應能力,也讓她們能處理任何困難,不迴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