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一直備受矚目,可以說是讓新加坡人「愛恨交織」的體系。近期,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財政預算案中宣布了一項備受關注的決定,即將關閉年滿55歲的公積金會員的特別戶頭。這一消息引發了許多國人的不滿和失望情緒。

公積金制度在新加坡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也引發了廣泛爭議。從個人開始工作到退休,公積金的繳存與回報之間是否成正比呢?今天就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
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是該國的主要退休養老安排,自國家獨立以來,一直在不斷改進,以適應社會的變化和人民的期望,幫助公民和永久居民進行退休理財規劃。
去年,這一制度連續第15年被評為亞洲最佳退休養老制度,在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七,這充分展示了其在國際上的卓越表現和廣泛認可。
公積金3種戶頭分別是哪些?
有什麼區別?
根據公積金制度,僱主和雇員每月都需要繳納公積金。無論是全職還是兼職,只要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都必須進行公積金繳存。
在55歲之前,每個人的公積金帳戶分為三個部分:普通帳戶(OA)、特別帳戶(SA)和醫療儲蓄帳戶(MA)。
在達到55歲之前,個人每月的公積金存款為月薪的20%,而僱主的繳款率則為個人月薪的17%。這些繳款將根據不同的年齡段進行分配到三個帳戶中,具體比例因年齡而異。


由於十年期新加坡政府債券的平均收益增加,與其掛鉤的特別戶頭利率和保健儲蓄戶頭利率在2024年第一季度上調了0.4個百分點,達到4.08%。這超過了4%的保底利率。第一季度的普通戶頭利率則保持在2.5%。
未滿55歲的公積金會員可以在前6萬元的公積金存款中(普通戶頭限額為2萬元)獲得額外利息,總利率可高達5%。
普通戶頭可用於投資、購房、教育和保險,而特別戶頭則主要用於退休儲蓄,也可用於投資。保健儲蓄戶頭則專門用於支付醫療費用和住院費用。

人均55歲開始為退休做準備
目前,當公積金會員達到55歲時,系統將自動設立退休戶頭(Retirement Account,RA),並將特別戶頭和普通戶頭的存款轉入該退休戶頭,直到達到全額存款(Full Retirement Sum,FRS)為止。

會員也有權自行填補退休戶頭,直至達到每年的超額存款(Enhanced Retirement Sum,ERS)的上限。根據黃循財在最新的財政預算案中的宣布,從明年開始,超額存款的基本存款(Basic Retirement Sum,BRS)將從三倍調高至四倍,即明年的超額存款頂限將達到42萬6000元。

公積金退休存款金額每年都會調整,以跟上通貨膨脹和生活水平提升的步伐。今年的基本存款為10萬2900元,全額存款為20萬5800元,超額存款則為30萬8700元。
今年第一季的退休戶頭利率為4.08%。
此外,僱主和雇員的公積金繳款率將下調至7.5%至13%和5%至13%。
隨著超額存款頂限的調整,公積金會員的特別戶頭將在達到55歲時關閉。其存款將轉入退休戶頭,並只能以退休入息的形式領取。當退休戶頭達到全額存款後,特別戶頭的餘額將轉入普通戶頭,會員也可選擇提取。會員也有權隨時將普通戶頭的存款轉入退休戶頭,直至達到超額存款,但同樣只能以退休入息的形式領取。這一舉措可能會引發熱議,因為它將阻止有意屏蔽特別戶頭存款的公積金會員繼續這樣做。

超額存款調高對退休有何好處?
靈活提取公積金存款與確保退休後每月有更高入息之間的選擇取決於個人的財務狀況、生活需求和退休規劃。以下是兩種選擇的一些考慮因素:

01 靈活提取公積金存款
- 優點:允許您在需要資金時隨時提取公積金存款,以滿足緊急支出或其他投資需求。
- 缺點:可能會影響您的退休儲蓄目標,降低退休時每月領取的入息水平,增加面對長期生活成本的不確定性。
02 確保每月有更高入息
- 優點:通過加入公積金終身入息(CPF LIFE)計劃,並填補退休戶頭至超額存款頂限,可確保在退休後每月有穩定且更高水平的入息。
- 缺點:可能會限制您對公積金存款的靈活使用,以及對其他投資機會的探索。
在做出決定之前,建議您考慮以下因素:
- 個人的退休目標和預期的生活方式。
- 緊急資金需求和其他投資機會。
- 公積金終身入息(CPF LIFE)計劃的優勢和限制。
- 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預期壽命。
- 退休後的其他收入來源。
最終的選擇應該符合您的整體財務規劃和個人優先事項。您也可以考慮諮詢金融顧問或財務規劃專家,以獲得更多個性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