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傳媒學院]
南洋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傳媒學院(NTU-ADM)坐落在一個樹木繁茂如同自然「綠肺」的山谷中。為堅守總規劃的初衷,CPG公司在山谷自然區中辟出一塊教學地,在建築造型中景觀元素的置入亦發揮了重要作用。NTU-ADM學院樓創建秉承「無建築(non-building)」的理念,使此地原生態綠植自由地向建築蔓延伸展。



考察類型六:代表性公共建築與景觀
[濱海灣金沙建築群]
Marina Bay Sands
濱海灣金沙酒店建築群體現了一種激發未來設計靈感的建築理念。三座大樓建築由Moshe Sadie設計,其靈感源自紙牌堆,五十五層「紙牌」以各具風格的形式堆疊成氣勢恢弘的濱海灣金沙酒店大樓。整個酒店建築群包含了購物中心、酒店、會展、博物館以及頂樓的空中花園,總建築面積高達 154,938 平方米,如此複雜和高難度工程,在建築界實屬罕見。





[藝術科學博物館]
ArtScience Museum
藝術科學博物館是由國際知名建築師摩西薩迪(Moshe Safdie)設計,是世界上首個藝術科學相結合的博物館。整個建築都被一個4000平方公尺的荷花池圍繞著,猶如一朵綻放的蓮花在水邊盛開。平時在遠處瞭望的時候還不怎麼感到它的特別,但是一旦靠近,就能感受到這座「蓮花」的巨大與震撼力。



[濱海灣花園]
Gardens by the Bay
濱海灣花園是新加坡國家公園局發起的一個項目。新加坡正致力於實現價值觀的轉變,從「花園城市」變為全球化「花園中的城市」,通過更多全面的整體性計劃提升市內的綠化和花卉景觀,大幅提高新加坡居民的生活質量。環境可持續性原則貫穿濱海灣花園的整個理念。濱海灣花園作為一個示範項目,展示新加坡作為花園中的熱帶城市的精髓,打造適宜居住、工作和娛樂的完美環境。







[碧山宏茂橋公園]
新加坡從2006年開始推出活躍,美麗,和乾淨的水計劃(ABC計劃),碧山公園是ABC方案下的旗艦項目之一。該項目占地62公頃,花費4500萬歐元,於2012年2月建成。由於公園需要翻新,公園旁邊的加冷河混凝土渠道需要升級來滿足由於城市化發展而增加的雨水徑流的排放,因此這些計劃被綜合在一起,進行此項重建工程。該設計獲得了2012新加坡遊憩場地設計獎,和2012世界建築節年度最佳景觀設計項目獎。








[邱德拔醫院]
邱德拔醫院由新加坡CPG諮詢公司進行設計,曾獲得過2009年度綠色標誌白金獎、2011年艾默生杯獎及2011年第11屆SIA建築設計獎等14個獎項。該醫院具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與氣候控制、病患護理、疾病和災害防治管理等綜合措施。其作為一座「無後顧之憂」的醫院設計將提高患者護理和醫院員工的工作效率,並且是節能設計的典範。這座「未來的醫院」在外觀的設計上是令人賞心悅目的,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其設計特點和立面與該地區的主題內容融為一體,並具有靈活性和可測量性以適應變化的需求。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應該說是整個新加坡最有故事的建築物。它是由新加坡兩座深具代表性的重要歷史建築——政府大廈和前最高法院改建而成,志在成為將新加坡、東南亞地區及世界各地的美術接軌,並持續鼓舞和啟發群眾的頂尖視覺藝術機構。本館總樓面面積為64,000平方米,堪稱新加坡和本區域規模最大的視覺藝術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