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房產類型,大類分成「住宅」和「商業樓」(工業樓較為小眾,暫且不談),其中,住宅細分成HDB組屋,EC共管公寓,公寓,聯排別墅,小別墅,大別墅,優質別墅等。商業房產細分成辦公樓,零售店面,店屋等。
很多新買家經常有疑問,對於不同准證持有者,這些房產哪些能買,哪些不能買,哪些在限定條件下可買,今天大黃就全面說明一下各類房產的購買資質,方便買家對號入座。
HDB組屋

新加坡沒有房奴,這主要歸功於HDB組屋,新加坡人記錄在冊的有近8成人口住在組屋,而組屋的房價收入比只有5.5,所以本地人可以做到居住有其屋,國內部分大城市也在效仿該模式。但是HDB的購買限制是很多的,基本上只有新加坡公民和綠卡持有者可以購買。
新組屋BTO,有各種申請配套,但簡單的來說,要至少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1)申請人必須要有一個新加坡公民,加至少一個新加坡綠卡,組合成家庭申請(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姐妹)
2)申請人必須滿21歲
3)申請人的家庭月收入不超過14,000新幣
4)在本地或海外名下無任何房產,在本地過去30個月內沒有出售過私人房產

二手組屋,條件比新組屋寬鬆,沒有收入限制,但也至少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1)一個新加坡公民,加一個持有有效證件外國人,組成家庭申請(公民+外國配偶,公民+父母,公民+兄弟姐妹等)
2)如果家庭申請人中沒有公民成分,那麼至少要申請人雙方持有綠卡,超過3年以上
3)申請人必須滿21歲
3)在本地或海外名下無任何房產,在本地過去15個月內沒有出售過私人房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關於出租,無論新舊組屋,都要滿足5年最短居住年限,在這期間,可以出租房間。期滿5年後,有新加坡人成分的組屋可以出租整套,只有綠卡成分的不能出租整套
有新加坡人成分的可以在5年後購買第二套公寓,同時保留組屋;只有綠卡成分必須賣掉組屋才能購買私宅
關於新組屋和二手組屋的購買資質具體請參考:
https://services2.hdb.gov.sg/webapp/BP13EligCheck/BP13SHome?strSystem=CHECK
EC共管公寓

EC共管公寓,也屬於新加坡建屋局管轄,也是政府福利房,本質上是HDB的升級版,有和公寓一樣的配套設施,但價格比同等條件下的公寓便宜20%~30%,就好像用卡羅拉的價格買了雷克薩斯。但是購買一手EC限制也是多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購買資質:必須要由一個新加坡人,和至少一個綠卡,組成家庭申請(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姐妹)
2)月收入限制:家庭月收入不超過16000新幣
3)貸款限制:月收入只有3成可以用來申請購房貸款,舉例,申請人家庭月入15000新幣,只有15000*30%=4500新幣可以用來貸款,貸款額度約942,000新幣,剩餘的要用現金或公積金。由於貸款限制,購買1手EC,尤其是大戶型,需要準備大量的現金和公積金。

4)轉售稅(Resale levy):之前如果有享受過政府購房津貼,購買1手EC需要繳納相應的轉售稅。範圍從15000到55000新幣不等,具體參考下表:

5)在本地或海外名下無任何房產,在本地過去30個月內沒有出售過私人房產
另外,和HDB一樣,EC也需要滿足5年最短居住期限,然後,5年後才可以部分私有化,賣給綠卡買家,10年後才能完全私有化,賣給包括外國人在內的所有買家。
關於1手EC的購買資質具體請參考:
https://www.hdb.gov.sg/residential/buying-a-flat/executive-condominium/eligibility
公寓

公寓,是政府房之外最大類別,所有人,不管是公民,綠卡,還是外籍人士,都能買。
公寓是私人開發商承建,相較於EC共管公寓,設施更豐富,地點選擇更多,沒有5年最短居住年限限制,沒有出租限制,沒有購買資質限制,因為限制較為寬鬆,流動性較強,故兼具自住和投資屬性,但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貸款限制:公寓貸款最多能貸75%,同時受到6成負債收入比TDSR的限制。舉例,買家月收入1萬,所有的負債,包括信用卡,車貸,房貸加總,不能超過月入的6成,也就是6000。此舉措是幫助買家量入為出,避免惡意加槓桿。

2)買房印花稅(BSD&ABSD):這個是外國買家尤其需要注意的,買房印花稅分成原印花稅和額外印花稅,稅費比例隨著持有準證,購買套數和房產金額而不同。
簡單的說,
公民的第一套剛需房,稅費最低,買家印花稅的總數,當房價在150萬以內,150萬到300萬以內,300萬以上,分別對應的是4%-15400,5%-30400和6%-60400。
綠卡的第一套剛需房,稅費次低,買家印花稅的總數,當房價在150萬以內,150萬到300萬以內,300萬以上,分別對應的是9%-15400,10%-30400和11%-60400。
外國買家,無論買幾套,買家印花稅的總數,當房價在150萬以內,150萬到300萬以內,300萬以上,分別對應的是34%-15400,35%-30400和36%-60400。


3)賣房印花稅(SSD):賣房印花稅就很簡單,1年內賣出,徵收房價12%的稅;1~2年內賣出,徵收房價8%的稅;2~3年內賣出,徵收房價4%的稅;超過3年賣出,不收稅。該舉措也是為了防止投機倒把,惡意炒房。

別墅

別墅,有分大小別墅,占地面積超過1400平米以上的別墅,尊稱「優質別墅 Good Class Bungalow GCB」,是新加坡房產界的勞斯萊斯,金字塔的頂尖,豪宅皇冠上的明珠。
全島僅有不到2800套 GCB,分別坐落在以下39個片區,按照大區來分,主要集中在10區,11區,20區,21區和23區。它占地面積6成要用來做景觀,只有4成可以用作蓋樓,而且不能超過2層(除去地下室和閣樓)

別墅,無論大小,只有新加坡人可以買,以及對新加坡經濟有特殊經濟貢獻的外國人可以買,需要申請LDAU(Land Dealings Approval Unit),杯具的機率極高,基本上要杭州馬,深圳馬,電車馬這種馬字頭級別的大佬申請,才容易批准。
買不了可以租,GCB租房市場,目前的行情是,月租5萬新幣租一個老舊點的,月租10萬新幣租一個較新的,15~25萬新幣租到摩登現代化裝修的。

需要一提的是,別墅中有兩個例外,其一就是聖淘沙的別墅,它是唯一一個外國人可以購買的別墅片區。聖淘沙全島約350套別墅,主打度假村風格,每套別墅都風格迥異,自成一體,有面朝高爾夫球場的,有面朝內河的,也有面朝大海的,價格至少1000萬新幣起。

聯排別墅

除了聖淘沙別墅外,其實還有一個小眾的別墅市場,外國人是可以買的,那就是公寓內部的聯排別墅(Townhouse)。全島目前有不到30個外國人可購買的聯排別墅的項目。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聯排別墅外國人都可以購買,只有那些在2012年4月2日之前被批准了Condo Status的聯排別墅,外國人才能買,近幾年新建的都不行。
聯排別墅的好處是,既能享用公寓設施,又能享受別墅體驗,一舉兩得。
商業房產(辦公樓,零售店面,店屋)

商業房產主要有辦公樓,零售店面以及店屋。最頂的辦公樓主要集中在CBD,甲級辦公樓9成是只租不賣的,市場上在賣的只有三星大廈,保誠大廈,Suntec,PLUS,SBF Centre,Octagon等,永久地契的更是極度稀缺。

最頂的店屋集中在武吉士片區(蘭桂坊街,北橋街,Liang Seah St,Purvis St等),中國城片區(摩士街,登婆街,史密斯街,寶塔街,新橋街,南橋街,恭錫街,克羅士街等),丹戎巴葛片區(廈門街,安詳山,酒吧街,駁船碼頭街,達士嶺,香港街,斯坦利街等)。次一點的在小印度,東海岸和亞龍片區。全島核心片區的店屋僅4000套左右,大多數由基金公司,本地富豪家族持有。
商業房產所有人都可以購買,即使外籍人士購買,也無需支付額外印花稅,只需要支付原印花稅。
但需要注意的是,商業房產大多數業主是註冊了GST的公司,這意味著,如果買家是個人,需要額外支付8%的GST。但如果買家註冊了一家GST-Register的公司,以公司的名義來購入商業房產,就可以在交易完成後申請退回8%的消費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