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實踐 新加坡公園康療花園體系

2020年07月22日   •   4萬次閱讀

作者:胡陽芷

胡陽芷 |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碩士在讀

/研究方向為康養景觀規劃設計等/

「對於新加坡康療花園體系而言,園藝公園的康療花園是一個具有示範性的項目,其建設基於與改善心理健康療法相關的最佳實踐和循證設計原則,它為全年齡段的遊客提供了身心恢復的機會,並通過融合設計元素和用戶友好的功能,來滿足老年訪客(包括痴呆症患者)的需求。自2016年5月新加坡園藝公園康療花園開始運營以來,人們對於將這種療愈環境納入到公園以外的地方也越來越感興趣。

The Therapeutic Garden @ HortPark is theprototype for the network of therapeutic gardens in Singapore. Developed basedon best practices and evidence-based design principles relating to therapy forimproving mental well-being, it provides respite for visitors of all ages andincorporates design elements and user-friendly features to meet the needs ofthe elderly, including those with conditions such as dementia. Since its launchin May 2016,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to incorporate such therapeuticenvironments outside of park settings.」

——《新加坡康療花園設計指南》

Design Guidelines For Therapeutic Gardens In Singapore(2017)

1 理論背景 康療花園(TherapeuticGardens)是根據循證設計原則專門設計的室外花園,用以滿足花園使用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層面的健康需求。結合園藝療法活動開展,訪客可以更好地體驗到植物與自然,同時收穫多方面的健康效益,包括緩解疲勞、減輕壓力水平以及全面改善情緒健康問題[1]。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NationalParks Board)與新加坡國立大學衛生系統(楊潞齡醫學院)(National University Health System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曾進行一項以當地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的聯合臨床研究,以確定園藝療法活動是否可以有效改善社區居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在隨機對照試驗中,園藝療法的參與者從事與自然有關的活動,包括園藝操作與在各個公園中進行有導遊的散步[2, 3]。 根據被試者自我評價和使用血液樣本生理指標評估,結果顯示園藝療法的參與者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得到改善。實驗組在社交聯繫方面有著顯著改善,並且發現血漿中抑鬱症和炎性疾病有關的細胞因子IL-6濃度水平降低,相比之下對照組沒有觀察到明顯的變化。同時參與園藝療法的老年人還保持了對神經元功能提供保護的生物標誌物(CXCL12、CXCL5和BDNF)的水平,而對照組表現為下降的水平。該研究指出了園藝療法是一種促進當地老年人福祉的有效方法[2, 3]。在這種背景下,新加坡國家公園局與相關衛生保健部門在2016年5月啟用了新加坡第一個面向公眾的康療花園——園藝公園康療花園(TherapeuticGarden @ HortPark,圖1),而後逐步在現有公園中建立更多的康療花園,同時提供配套的園藝療法課程和培訓。

圖1新加坡園藝公園康療花園(Therapeutic Garden @ HortPark) (來源:新加坡國家公園局) 新加坡公園中的康療花園主要使用植物來喚起感官體驗,激發回憶並帶來心理健康效益,同時注重無障礙使用和其他以用戶為中心的通用設計。花園提供了物理和情感上的舒適體驗,訪客可以選擇具有鎮靜作用植物的恢復空間,沉浸在自然中;也可以選擇在具有溫暖明亮的顏色植物的活動空間中參與園藝療法活動[1]。

2 運營情況 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全國綠化規劃總藍圖形成。公園作為服務居民的康樂設施,提升其使用率成為公園管理部門的日常工作重點之一。除早期進行居民需求調研、開展文藝活動來逐步強化公園吸引力之外,新加坡公園建設與更新中還特別注意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及其變化趨勢,對此專門為有身體障礙兒童改造設計的無障礙遊樂園,以及在成熟的公園中開闢康療花園來回應城市老年人居家養老的療愈活動需求[4]。 康療花園概念的提出是來自於新加坡人口老齡化課題部長級委員會(Ministerial Committee on Ageing)在2015年確定的涵蓋了12個方面、約60項具體計劃的「幸福老齡化行動計劃」(Action Plan forSuccessful Ageing)。 考慮到新加坡面臨的人口老齡化情況,老年患病如痴呆症的人數也同樣增多。為了不將老年人活動限制在養老院內部,增加與大自然的接觸,公園就承擔了更為重要的責任,即使一些病症不能痊癒,康療花園仍然可以提供園藝治療機會。公園需要納入更多具有康養作用的花草樹木,刺激老年使用者的感官,並且設計一系列的園藝療法活動。在此基礎上還細緻地考慮公共設施,以確保便捷、安全使用,包括「8」字形游道、停車場、洗手間以及清晰的導覽(圖2)等配套[4]。

圖2 碧山-宏茂橋公園康療花園導覽折頁 (來源:新加坡國家公園局) 繼2016年5月第一個面向公眾的康療花園落成投入使用後,截至2020年3月新加坡陸續共建成有5處公園康療花園,包括園藝公園(2016年5月)、碧山-宏茂橋公園(2017年9月)、中峇魯公園(2017年9月)、蔡厝港公園(2018年7月)、直落布蘭雅山公園(2020年3月)目前都有康療花園投入運營。其中直落布蘭雅山公園的康療花園是新加坡首個建在森林旁的康療花園。多個康療花園由新加坡國家公園局(National Parks Board)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思維科學中心(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Mind-Science Centre)合作設計[1]。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預計最遲於2021年3月在全島新增加六個康療花園,分別位於三巴旺公園、裕廊湖花園、義順池塘公園、榜鵝水道公園、白沙公園和勿洛蓄水池公園內,並計劃在2030年年底前在本地打造30個康療花園[5]。 康療花園利用植物和與自然相關活動來最大程度地提升花園使用效率。隨著公眾對治療性花園和園藝性園藝的興趣日益濃厚,公園管理方開發了一系列適合老年人、患有痴呆症人群和其他特殊需求人群的園藝療法課程,並配備經過培訓的專人指導。活動旨在促進參與者低強度運動並提高其運動技能,刺激回想記憶,鼓勵積極的社會互動和與自然的聯繫,促進正念。具體包括食用植物的繁殖養護、香袋製作、葉子拼貼、園藝操作(修剪、澆水、除草等)、食用豆芽的培育、壓花創作等多種類型的園藝療法活動,每次課程約持續1.5小時[1]。自2016年底至2020年3月,在建成的四個康療花園內已舉辦了超過130場園藝康療活動,參與者共超過1000人[5]。康療花園同時還承擔了治療園藝證書(Certificatein Therapeutic Horticulture)的專業認證項目,由新加坡國家公園局下屬單位城市綠化與生態中心(Centrefor Urban Greenery and Ecology, CUGE)負責。該項目適合希望在治療園藝領域尋求更深入的知識和應用的參與者,適用於園藝師、景觀設計師、景觀專業人士、醫療保健專業人士、社會護理專業人士以及職業理療師。課程的理想培訓結果是擁有一支專業的從業人員小組,以向公眾傳播有效的園藝療法來應對新加坡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培訓課程包括15個主題,約13天的課程,內容來自三個主要領域(圖3),包括植物科學,人文科學和治療性園藝[6]。

圖3 治療園藝證書課程的15個主題 (來源:新加坡城市綠化與生態中心) 此外管理部門還舉辦了多種類型的研討會,搭建使用居民、治療園藝師以及相關從業者的交流平台,使得使用需求和治療園藝經驗得到及時的反饋和推廣(圖4)。其中2018年9月7日在新加坡植物園舉行的第二屆治療園藝研討會中,出席率穩步增長了30%。來自園林、教育和衛生保健領域的近100名專業人員和從業人員參加了該會議[7]。

圖4 內部培訓師在園藝公園為同事舉辦了一個有關促進園藝治療的交流工作坊。期間分享了低成本和環境可持續的園藝療法活動,也為參與者提供了練習運動技能的機會。 (來源:新加坡國家公園局)

3 案例

新加坡園藝公園康復花園 (TherapeuticGarden @ HortPark)

圖5 園藝公園康療花園布局平面 (來源:新加坡國家公園局) 項目位置:33 Hyderabad Rd,Singapore 119578 客戶/所有者:新加坡國家公園局 建成時間:2016年5月14日 場地面積:850m2 景觀設計:Andrew Foke(新加坡國家公園局) 硬質景觀承建商:LandscapeEngineering Pte. Ltd. 景觀承建商:Tropic Planners& Landscape Pte. Ltd.

作為新加坡第一個康療花園,園藝公園康療花園以其獨特的景觀質量和設計功能著稱。在適合園藝活動的區域,設計了充足的樹木遮蔭,以及可移動的抬升種植床、寬闊的道路和易獲得的水源,這都有助於提升園藝體驗。這些功能可以讓擁有不同身體能力的使用者都能夠較為輕鬆地完成澆水、除草和收割等典型的園藝操作。恢復區補充了活動區的功能,空間點綴了適當的休憩點,如分散在花園中的亭台和長椅,利用不同位置優勢形成密集且迷人的景觀(圖5)。

由於園藝公園康療花園主要面向老年人設計,在項目之初,設計方諮詢了新加坡國立大學衛生系統的心理健康部門以及阿茲海默症協會的意見和需求。反映在設計中增加了滿足年長者,以及患有痴呆症和中風後病人需要的設計元素和人性化功能,同時也為各個年齡層的訪客提供了休息機會[1, 8]。

3.1 場地設計

場地選址主要考慮便利性、遮蔭、坡度和借景四個方面。選擇的場地位於園藝公園的實踐之家(Hands-on House at HortPark)附近,有便利的設施如廁所、盥洗區和飲水機等,另外可以為室內技能培訓提供場地。場地專門選擇了一塊遮蔭較好的舒適區域,並且保留了全部的原有樹木。場地為緩坡地形,長向坡度約為1:20,為了創造完全水平的活動空間,設計中引入甲板來解決坡度影響。同時場地臨近公園內其他景觀形成借景效果,提升了康療花園的內部體驗[8, 9]。 場地平面布局遵循簡單、清晰的原則(圖6),循環路徑採用簡單的環形模式,沒有令人感到混亂的盡端道路,並且區域由種植床分隔而不非圍欄圍擋(圖7),提供了安全保障和隔離效果。整體分為主動的活動區和相對被動的恢復區(圖8),其中活動區包括園藝操作空間和運動設施,恢復區則包含散步道和休息座位[8, 9]。

圖6 簡單清晰的路徑

(來源:Design Guidelines ForTherapeutic Gardens In Singapore (2017))

圖7 採用種植區作為康療花園圍擋 (來源:網絡)

圖8 分區及入口 (來源:Design Guidelines ForTherapeutic Gardens In Singapore (2017)) 場地中還考慮了微氣候的營造,如在有樹木和遮擋的條件下,場地的環境溫度不超過32℃;儘可能選擇自然通風,景觀構築沒有牆壁和其他圍護結構設施;保留成熟的樹木以提供蔭涼的環境,同時避免產生長條紋影子的設計要素[8, 9]。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