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政府今年9月底出台最新一輪的降溫措施,市場普遍關注這是否會影響新私宅的銷量或價格?
新出爐的10月新私宅銷量數據說明,降溫措施後這個月(10月)的新私宅銷量,確實比9月份驟減68.4%。接下來,新加坡房地產市場走勢如何?
10月新私宅銷量大減近七成
根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星期二(11月15日)發布的預估數據,在2022年10月,房地產發展商共售出312個新私宅單元(不包括執行共管公寓),比9月的987個單元銳減68.4%。究其原因,戴玉祥產業研究和諮詢總監藍振文認為,這是由於9月底宣布的降溫措施後,10月市場缺乏新的重大項目推出。
10月僅有兩個樓盤項目開盤,其中一個是在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CCR)的Enchante;另外一個項目則是代表大眾私宅的中央區以外(OCR)的Pollen Collection。綜觀市場,上個月(10月),新開盤的樓盤單位總數比之前一個月(9月)大跌了近90%,從9月的913個單位驟降至10月的102個單位。
戴玉祥產業研究和諮詢總監藍振文表示,由於市場普遍預料最新的降溫措施會帶來條件反射(膝跳反映),發展商持觀望態度,所以這個月推出的新樓盤單位少之又少,但這也給市場足夠的空間來消化這些新措施。
10月高檔私宅更暢銷
新加坡全島最暢銷的10個項目中,7個位於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其中位於武吉知馬的Perfect Ten項目賣出了37個單位,鉑爾曼閣(Pullman Residences Newton) 賣出13個單位,位於花拉路與荷蘭路交界處的(Hyll on Holland)賣出12個單位,這幾個項目售出的單位總數占10月核心中央區新私宅銷售量的36%。
新加坡最受歡迎的前10個房地產項目中的剩餘3個,位於代表中檔私宅的其他中央區(RCR),其中瑞雅嘉苑(Riviere)賣出16個單元,珍珠苑公寓(One Pearl Bank)賣出15個單元,鼎瑞苑(the Landmark)賣出12個單元,這些單位數占到10月其他中央區私宅銷量的53%。
90-140平方米戶型
需求量上漲最高
根據戴玉祥產業諮詢公司就當局提供的相關數據分析,就單位面積而言,在非有地新私宅的購買需求中,最受歡迎的是約93-140平方米(1000至1500平方英尺)的戶型,需求量占當月交易量的33%,比9月份的占比(21%)多出許多。
此外,單位面積至少140平方米(1500平方英尺)的戶型銷量,位居第二,占10月份交易量的11%,相比9月的7%,銷量也有所增加。
戴玉祥產業研究和諮詢總監藍振文認為,總體而言,之所以有眾多家庭選擇購買面積大約93平方米(1000平方英尺)以上的大戶型是因為這些家庭更看重較大的居住空間,來滿足生活、工作和休閒方面的需求。
降溫措施不會改變
房地產價格上漲總趨勢
戴玉祥產業諮詢公司預計,核心中央區項目的私宅價格在以下三大因素的支持下還將繼續上漲。首先,邊境重新開放可能會刺激外國的購買需求。其次,金融環境吃緊,對核心中央區購房者的影響甚微。第三,與其他兩個區域相比,核心中央區的房價在這個周期中經歷了更為緩和的增長,這也為買家提供了良機。
藍振文表示,總體而言,新加坡房地產市場仍受到良性需求增長、強勁家庭資產負債表,以及依然吃緊的勞動力市場的支撐。然而,無論在全球還是其他地區,持續不斷的裁員公告都可能是經濟狀況惡化的先兆,打擊房產市場人氣。
2023年房產走勢如何?
「展望未來,我們預計,在金融條件收緊、宏觀經濟持續遇阻、以及利率上升的背景下,2022年的新私宅銷量將達到約8000至8500個單位,較2021年的1萬3027個單位顯著下降。」
戴玉祥產業研究和諮詢總監藍振文預計,在採取降溫措施後,整體房價增速會放緩,但仍然會保持正增長。私宅價格漲幅,預計將從去年的10.6%下降到今年的9%。
「2023年,新私宅銷量預計約為7000至8000個單位,新私宅價格料上漲約1-3%,除非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或出台新的降溫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