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湯申—東海岸線(簡稱湯東線)七個新站正式通車前,(6月21日)開放讓公眾試乘。
這七個地鐵站分別是丹戎禺、加東公園、丹戎加東、馬林百列、馬林台、實乞納,以及碧灣站,構成全長10.8公里的湯東線第四階段。
來不及前往試乘的蟻粉,不妨先跟隨鏡頭,看看這條連黃循財總理都等不到的地鐵線。
藝術巧思貫穿地鐵站設計

要拍張地鐵站的美照,除了器材、角度,前提是地鐵站本身的設計要像馬林百列站一樣獨特。(聯合早報)
陸路交通管理局在「藝術之旅」(Art in Transit)計劃下,邀請藝術家根據地鐵站周圍環境的歷史和文化色彩創作藝術作品,湯東線最新的七個地鐵站也不例外。

加東公園站張掛的一系列攝影作品,融合了加東公園過往和現代的影像。(聯合早報)

丹戎加東站的藝術作品橫跨大廳層至月台樓層,以2006年關閉的東海岸公園Big Splash為背景,搭配新舊照片,拼湊起丹戎加東人事物的記憶。(聯合早報)

實乞納站月台上方的黑色穿孔不鏽鋼,效仿月球表面在陰影下凹凸不平的土地,藉此帶出實乞納與日食有關的歷史。(聯合早報)
硬體設施方面,地鐵站的標識也採用較大的字體,站內也增設更多盲文點字牌和電梯等設施,為殘障人士提供便利。
腳踏車騎士也有福了,能在其中三個地鐵站的地下停放區停放腳踏車,再轉搭地鐵。

馬林百列、馬林台和碧灣站都設有專區,讓腳踏車騎士轉乘地鐵前停放腳踏車。(聯合早報)
黃循財總理在湯東線第四階段開幕儀式上致辭時,回憶了他80年代在馬林台一帶的青少年歲月,並說他當年要從家裡前往烏節路,只能搭巴士,要搭地鐵的話還得先到勿洛或友諾士地鐵站。
因此,他總是期盼住家附近也能興建地鐵站,但在搬離馬林百列一帶之前,這個願望始終沒能實現。

設計對白:「黃循財總理,你等不到的地鐵線,我們等到了!」(聯合早報)
但在這之前,黃循財還有一段挺耐人尋味的話。
蟻粉可能記得,他在6月12日結束了馬來西亞的介紹訪問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大家可以根據他的檔期,推測大選可能在什麼時候舉行。
但他就偏偏在致辭中,有意無意地說了這一段:
「我們說要做某件事時,終究會把它完成,間中可能會花些時間,但還是會做到。但要是你生活在世界其他很多國家...... 有時政黨更替時,新政黨上台後,便擱置上一個政黨的計劃。因此當中很多地方,人們談及要進行某些事,但過了許久,還是沒法辦到。」
這下子又來吊人家的胃口,看來「什麼時候舉行大選?」這道問題,只好煩勞記者們多問幾遍了。

除了黃循財總理,湯東線第四階段沿線選區的議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和前交通部長許文遠等人都出席了開幕儀式。(聯合早報)
蟻粉即使錯過了21日的預覽活動也不必太失望,湯東線第四階段將於6月23日星期天正式通車,屆時大家也可以像車廂內的海報所說,搭乘地鐵,感受東部風情(East Side Vibe)。

(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