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大使館10月3日在酒店宴會廳主辦國慶暨軍人節慶祝酒會上,一些獅城少年表演K-Pop舞蹈。(視頻截圖)
作者 理禮
周一(10月3日)傍晚如果你經過東陵路往烏節路的方向,在瑞吉酒店外面,就可以看到排隊進入酒店的車輛。塞在酒店進口的,包括一些外國使節的車。
為什麼那麼塞車呢?原來是韓國的國慶節,10月1日則是韓國軍人節。韓國大使館在酒店宴會廳主辦國慶暨軍人節慶祝酒會。隨著各種活動恢復舉行,韓國的這個酒會雖然沒有韓星到場,卻還是吸引了不少賓客。

出席韓國國慶暨軍人節慶祝酒會的賓客。(視頻截圖)
其實,如果你上網查找韓國的國慶節,或許顯示的信息是8月15日。韓國曾經在1910年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到了1945年8月15日才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得到光復,大韓民國宣告成立,因此這一天也叫作光復節。
至於10月3日,則叫作開天節。百度有這樣一段說明:
每年的公曆10月3日是朝鮮半島上以朝鮮民族為主體的兩個國家(南北韓)的公假日——「開天節」(Gaecheonjeol),亦稱「民族奠基日」。「開天節」是紀念傳說中的朝鮮民族始祖太陽神之孫檀君(Dan-kun)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傳說中的古朝鮮國的節日,原本定在農曆十月初三,但於1949年改成陽曆的10月3日。在開天節這一天,政府和民間宗教團體都會舉行各種隆重的慶典,而首都首爾地區的祭典主要在社稷壇(Sajikdan)進行。
所以這一天慶祝的是個歷史久遠的日子。

「開天節」是紀念傳說中的朝鮮民族始祖太陽神之孫檀君(Dan-kun)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傳說中的古朝鮮國的節日。(韓聯社)
韓國駐新加坡大使崔勛周一與代表新加坡政府參加的部長孟理齊相互祝酒,之後現場就先後響起兩國的國歌。
韓國的國歌比較曲折。
在1896年時,韓國民間報刊《獨立新聞》刊登了多個不同版本的《愛國歌》歌詞,作者是19世紀末的政治家尹致昊和獨立派領導者安昌浩。
曲調則沒有定下,有一個時期用的是蘇格蘭民謠 Auld Lang Syne(友誼萬歲)的旋律,後來朝鮮作曲家安益泰在旅居西班牙時為《愛國歌》譜曲,1948年8月15日韓國光復節的慶典上,正式唱了這首國歌。
韓國的《愛國歌》歌詞是這樣的:
即使東海水和白頭山乾燥和枯萎,有蒼天的保佑我們國家萬歲 南山上松樹好像披上了鐵甲,即使有大風大浪也改變不了我們的氣魄 秋天的天空晴空萬里沒有一絲雲彩,明亮的月亮是我們不變的心 以我們的氣魄和忠誠的心,不管有什麼苦難和快樂愛國的心永不改變 (副歌)無窮花三千里華麗江山,大韓人民走大韓的路,保全我們的江山
新加坡的韓迷們對這麼嚴肅和沉重的歷史有沒有興趣,我們並不清楚。不過,新加坡一些有才華的青年男女,喜歡學著韓國男團女團熱舞,看起來跳得很愉快。

大跳KPop的獅城少女。(視頻截圖)
從遠古時期到後來的高麗王朝、朝鮮王朝,到大韓帝國,到成為日本殖民地,到大韓民國建立,韓國的歷史相當悠久,韓國的文化也有其傳統的一面。
不過,韓國的魅力在於新舊並存做得很好,韓國社會摩登,大家既不會感覺韓國有什麼「土」的味道,卻能看到它對歷史和傳統的尊重。韓國的創造力,讓外國人沒有隔閡,文化上容易讓人親近,因此自發學習韓文的大有人在。

「韓國數周」。(韓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面簿)
這次開天節慶祝活動後,韓國也在新加坡舉行將近一個月的「韓國數周」,集合了韓國電影節、韓流工作坊、「我的韓國鄰居」、韓國旅遊之夜、韓國食品節、韓國初創公司周等等活動,大放「韓」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