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地理因素的影響,馬六甲海峽十分狹窄,易於封鎖,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馬六甲海峽是必須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
美國在新加坡擁有樟宜海軍基地,意味著馬六甲海峽時刻置於美國軍事力量控制之下,同時,印度也可以很方便地南下安達曼海,進而阻斷馬六甲。
樟宜海軍基地
(圖:google map)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有85%的石油運輸都依賴水運,其中的大部分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在和平時期,大家都可以客客氣氣地通過黃金水道做生意,可一到戰爭時期,這條中國航運的生命線就很容易受到威脅,時刻有被切斷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自然希望能找到一條替代馬六甲海峽的運輸線,克拉運河就成了備選方案之一。
其實在這些年裡,國家在考慮能源安全方面可謂殫精竭慮,先後修建了中緬油氣管道和以瓜德爾港為起點的中巴鐵路,並且在南海地區大力填海造島——可惜即便在這個角度來說,克拉運河對於中國的意義仍然顯得有些雞肋。
相比新加坡和克拉地峽
瓜德爾和恰巴哈爾港離中東可就近點多了
不過陸路運輸的運力相對受限

戰爭時期,如果不能占據印度洋和南海地區的制海權,那麼敵對國家仍然可以輕鬆地通過封鎖安達曼海和南沙群島來堵死我國的能源運輸線,反倒是日韓這種傳統意義上的美國盟友會從克拉運河的通航中受益更多。
但如果繼續往西看
即使打通了克拉運河
如果印度+美國可以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封鎖
能源通道依然會被打斷

換言之,與其討論何時開工克拉運河,倒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建設一支強大的、能夠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遠洋海軍上。
儘管如此,克拉運河對中國而言也並非毫無意義。倘若運河真的開始運轉,那麼新加坡這顆「馬六甲明珠」的經濟必然會受到重大打擊,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成為了中國主制衡新加坡,次震懾印尼、馬來西亞的一張牌——自2016年後,兩國關係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觀,而修建運河的傳言近些年也銷聲匿跡了。
相比不那麼靠譜的克拉運河
一個關係良好的新加坡不是更香麼
(圖:shutterstock)

綜合以上種種考慮,在近幾年內看到克拉運河開工建設的消息顯得有些不太現實。只是近些年時不時就有些騙子以「國家開鑿克拉運河,需要集資」為名展開電信詐騙,總能讓它以這種令人哭笑不得的方式衝擊著人們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