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考察二丨新加坡城市規劃、住房等模式,中國能否借鑑

2019年10月12日   •   8721次閱讀

上回說到新加坡的組屋制度(點擊查看),新加坡用80%的土地建設廉價的組屋,吸引了大量人才進入這裡定居。這就意味著新加坡政府是不依靠土地財政和房地產業的。那麼新加坡靠什麼作為支柱產業呢?

1、國際貿易,新加坡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交匯處,馬六甲海峽咽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船舶製造基地、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國際貿易總額為GDP的四倍。

2、國際金融中心和航空中心,新加坡是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連接亞洲,歐洲,中東,澳洲重要的中轉航運樞紐。

3、石油、煉油、化學與化學品中心,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擁有全球石油定價權,並由此衍生出了發達的石油,煉油,化學品產業。

4、旅遊業,新加坡本身是一個資源環境一般的國家,但是地理位置很不錯,所以經過政府與各經濟組織強力合作,新加坡的旅遊業發展得很快。

基於以上的支柱產業,新加坡即不存在美國的產業空心化,也不存在中國的土地財政,房地產綁架經濟。2018年新加坡人均GDP達到55000美元,高居全球第二位,同時新加坡奉行「國家資本主義」,貧富差距較小。(下圖:新加坡填海建設的裕廊工業園)

有關於第四代住宅

國內現在房地產領域以「垂直森林」為外在表現的第四代住宅的概念很火。但新加坡本身並沒有第四代住宅的概念。建築外部增加植被是為了控制太陽熱輻射,降低建築能耗的目的。而且新加坡晝夜溫差小,降雨豐沛,植被養護成本相對非熱帶地區低很多。

反而是國內的第四代住宅脫離自然規律,硬貼「垂直森林」概念,有可能的結果或是高昂的物業管理費,或是僅限於概念性銷售而已。(下圖:Oasia hotel和Pickering hotel)

關於新加坡的豪車

新加坡車牌的價格曾經最高到30萬人民幣一張,近幾年才回落到20萬,總不能買一輛還沒有車牌值錢的車吧,所以豪車比較多。

由於發達的公交系統和高價格的車牌,新加坡的擁車率只有10%左右。因此國內一線城市常見的道路擁堵情況,新加坡並不多見。

關於三室朝南

在中國買房有一個專業詞彙——三室朝南,因為這意味著良好的採光,晾曬。所以在國內購房、租房朝向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新加坡這個亞洲國家距離赤道卻只有137㎞,跟非洲肯亞處於同一緯度。中午幾乎是太陽直射,因此一年之中有南、北各有半年朝陽光明媚,所以來這裡買房朝南、朝北都一樣。(下圖:南洋特色的連廊騎樓,即遮陽又避雨)

關於生活成本

前面已經講到2019年當地人收入大約55000新幣/年,國民和永久居民購組屋便宜。但由於新加坡的食物,淡水絕大部分都是從馬來西亞進口過來,因此超市除了海鮮以外都會比較貴。吃飯下館子的話大約50-100人民幣/頓,礦泉水10元/瓶,啤酒最少25元/罐/瓶,地鐵5-15元/次,計程車按國內3㎞計算約20元,租房大約8000人民幣/月(一室一廳),其餘商品比國內一線城市大約貴15%-20%。

關於大國平衡戰略

新加坡是小國大外交的典範,將戰國時秦國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運用的爐火純青。新加坡早期一方面基本生存物資需要從馬來西亞、印尼進口。另一方面需要圍繞馬六甲海峽同馬來西亞、印尼競爭。這時新加坡巧妙利用地理位置的戰略性,將美國、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大國勢力引入新加坡以制衡印尼、馬來西亞。取得了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外交主動性上的巨大成功,並後來居上迅速崛起為新興已開發國家行業。

關於雙語教育

新加坡建國初期國內同時存在以四種語言為基礎的多種教育體系。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這對於一個統一的國家在執政方面很不利。

新加坡是一個夾在馬來和泰米爾兩大語言環境之中,以華裔為主的多民族國家,李光耀選擇同一殖民背景下對第三種族較為友善的英語作為第一語言,這為後來經濟的騰飛和多民族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為了尊重各民族文化,政府規定必須以母語為第二語言,初中開設第二語言課程。但此政策阻力重重,尤其是華人家庭很多已經是第二代,在殖民制度下已經不會說華文,漢字又是象形文字,與英語差別太大,因此該政策的推行進兩步退一步。直到上世紀80年代將第二語言成績列入大學錄取總分,才得到根本性的改觀。

雙語教育的推行適逢上世紀90年代的全球化背景,為新加坡這個以國際貿易為主的國家,在美國恆強,中國崛起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下占儘先機。語言在社會,政治,經濟領域成為了至關重要的因素。(下圖: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園)

關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分為: 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新加坡走的是第三種類型。這就不得不說到1974年成立的淡馬錫。

淡馬錫公司由新加坡財政部負責監管、以私人名義註冊的一家控股公司。該公司掌控了包括新加坡電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銀行、新加坡地鐵、海皇航運、新加坡電力、吉寶集團和萊佛士飯店等幾乎所有新加坡最重要,營業額最大的企業,控股所持有的股票市價占到整個新加坡股票市場的47%,可以說幾乎主宰了新加坡的經濟命脈。也因如此,新加坡的經濟模式被稱作是"國家資本主義"。

前面說到的都是新加坡企業,說說幾個大家熟悉的淡馬錫投資的公司吧。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渣打銀行、屈臣氏、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小米、美團點評、滴滴、摩拜單車、攜程、螞蟻金服等。簡直是投資領域神一般的存在!!!

關於新時代的中新關係

隨著中國政府對於海上國家利益的重視,中國海軍由近海防禦向藍水海軍發展,中國與新加坡的關係開始變得敏感而複雜。 1、中國和新加坡競爭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口經營權,這項投資給新加坡帶來巨額虧損,新加坡最終不得不將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轉手讓給中國。 2、中國在南海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中國控制的島礁逐漸變成了現代化的港口,中國完全可以藉助於中國南海大型海港從事貨物的分裝工作,新加坡的港口貿易地位正在被削弱。 3、中國加強了與馬來西亞的合作,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就使得依靠馬六甲海峽生存的新加坡具有非常大的危機感。

這使得新加坡又開始主動迎合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成為遏制中國在南海及太平洋地區崛起的馬前卒。

新加坡是小國寡民治理的全球典範,取決於國父李光耀卓絕的政治韜略。早年鄧公會見李光耀,問到新加坡為什麼可以發展的這麼好?李光耀回答道:我們祖先都是下南洋討生活的苦力,而狀元都在你們國家,你們未來一定可以發展的更好。這句話深深的刺激到了鄧公(出自《李光耀回憶錄》)。

隨後鄧公提出了著名的「黑貓白貓論」,以個人在黨內無可替代的眼界,意識,權威。掃除改革開放阻力,解放思想,從而極大推動了中國改革的進程。

個人認為新加坡模式對於中國地方政府可以借鑑的地方很多,但中央政府則參照意義不大。因為新加坡是點成功,而非線成功,更非面成功。試想出現5個新加坡,然後實行聯邦制後會怎麼樣呢?而中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差異巨大,治理難度遠勝於新加坡。但新加坡無論外交政策,經濟政策,住房政策,城市規劃等方面都有太多閃光點值得中國學習借鑑。

555

他在新加坡買房6年損失近180萬新幣!買房需小心這類房產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低至46萬新!新加坡這5間轉售最便宜,還靠地鐵站!
2025年05月05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有錢買landed,卻沒想過「爛裝修」後患無窮!
2025年05月01日   •   6669次閱讀
1500萬新幣?新加坡這個區的公寓接連賣出天價!憑什麼?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的高價轉售組屋都出現在這些區!最新房價形勢一覽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星展預測:新加坡房價或0增長,買家是機會還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閱讀
最高1603萬新幣!新加坡公寓市場出現重大波動
2025年05月01日   •   3249次閱讀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房地產對比出爐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媒體圈住宅地段無法吸引發展商 招標活動截止當局未收到任何競標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甲級辦公樓空置飆高!背後藏著什麼信號?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閱讀
新加坡 Aurea 黃金坊歷史遺產與現代建築完美融合 俯瞰濱海灣 地鐵商場公園就在家門口
2025年05月05日   •   513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申請 & 轉售標準,一篇搞懂
2025年05月06日   •   513次閱讀
新加坡名校學區房,這些樓盤最便宜!120萬新幣就能上車~
2025年05月06日   •   171次閱讀
本地樓市受美國貿易戰影響 發展商和買家轉趨觀望
2025年05月06日   •   171次閱讀
調查顯示中國富人對美國和新加坡房產興趣略減
2025年05月06日   •   0次閱讀
市區線謙道站啟用提升交通便利 武吉知馬上段私宅看漲
2025年05月06日   •   0次閱讀
首季抵押逼售房地產增23.9% 分析:被拍賣房產或激增
2025年05月06日   •   0次閱讀
六屋主提出反對 湯申景花園集售計劃喊停
2025年05月06日   •   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