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舒萍夫婦已經移籍新加坡,他們為什麼要走

2018年10月04日   •   2萬次閱讀

今年一個人的信息里國籍悄咪咪改成了新加坡。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一家。

海底撈這個火鍋品牌,1994年起家,近年來隨著大眾傳媒的興起以非常誇張的擴張速度在全國各地鋪開。讓人不得不感慨能把一個火鍋店做成這樣的張勇的本事。一個火鍋店可以很成功,也可以打造出一個網紅店和連鎖品牌,但是像海底撈這樣將自己和其他的所有火鍋品牌區別開,甚至打造出一種獨有文化的可以說前所未有了,而且最可怕的是這種模式已經不能複製,沒有誰能做出第二家海底撈。

9月3日,海底撈更是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並更新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招銀國際和高盛。頓時之間海底撈又一次的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說實話,小編確實沒有想到一個從四川麻辣火鍋起家的火鍋店在沒有經歷過業務拓展的情況下,居然能夠走到港交所上市的這一天,甚至是請到國際資本高盛背書。

不過我們也卻是不能忽視海底撈的撈金能力,這是一個將「區別營銷」和「文化營銷」做到了極致的企業。在現如今的語境之中,尤其是二線城市去吃海底撈和去吃火鍋竟然已經有區別開來的架勢。話句話說海底撈似乎已經是區別於火鍋的另外一項獨特的飲食產品。

我想海底撈把無微不至服務作為引流品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此後哪怕是吃「海底撈」文化的老本,估計都能催生出一個體量龐大的企業。

接下來,我們還是通過市場報表來具體的說一說海底撈的撈金能力,從招股書上我們可以看到,海底撈2018年上半年營收為73.42億元,上年同期為47.56億元。

現在不妨再來看一下海底撈近來年的數據實在叫人難免感到恐怖:

海底撈2018年上半年來自一線城市的收入為18億元,來自二線城市的收入為34.67億元,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收入為14億元。

海底撈2017年上半年來自一線城市的收入為14.27億元,來自二線城市的收入為23.39億元,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收入為6.36億元。

由此可以看出,來自二三四線城市的收入正越來越成為海底撈重要的收入構成部分,收入增長幅度大幅超過一線城市。

從顧客人均消費來看,2018年上半年來自一線城市的最高,為106元,二線城市為94.2元,三線及以下城市為91.8元。

但二線城市的翻桌率最高,達到5.1,一線城市為4.9%。

海底撈2018年上半年期內盈利為6.47億元,期內盈利為8.8%,上年同期為5.53億元,期內盈利為11.6%。

而在海底撈形式一片大好的時候,張勇夫婦卻選擇移民新加坡。

所以說,又是一個在中國賺錢,賺到之後選擇不再做中國人的故事。這一下又雙叒一次的引發了許多人的不滿,似乎每次有名人選擇移民就會引發一波輿論。

畢竟在中國人的底層文化里移民就是賣國。

但是越是抵制,越是辱罵。卻越是有這麼多的人,頂著這些移民後的輿論壓力,毅然決然的選擇移民出去,到底為嘛嗎?還不是因為比起挨罵,移民賺得更多。

而要說張勇一家為什麼移民?

糾結這個問題,不如說優秀的人總是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給自己換一個更好的環境。而且,張勇夫婦和大多數中國企業家在底層商業邏輯上其實並不一樣,他們並不像一個中國的商人。

中國是一個有小農社會基因的國家,這一點就賦予了中國人只求穩定的性格,也就成了中國這個國家的國家性格。

畢竟在小農社會,世界變化沒那麼大,人民只需要求來年風調雨順便可以了。在這樣的社會環境里創新和打造新文化的成本實在太大,會被認為是乖張和叛逆,而乖張與叛逆從流傳甚廣的四大名著就能看出來,最終的成長方向不過是與世俗主流和解。

這也就是為什麼,歷史上的先祖們死死的抓住儒家經典,一用就是幾千年的原因。雖然三千年歷史裡面歷來不乏仁人志士,但是卻大多做的都是對經典再解讀或者延展,試圖通過經典來解決不斷湧現出的新問題。

最終的結果卻是很難進行巨大的社會創新。尤其是明朝以後,更是萬事按祖訓,更是進一步的壓制了社會創新,重農抑商的政策從戰國應運而生,並隨著時間不斷發展,持續了幾千年。

所以商業其實在中國一直處在一個壓抑的地位。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有錢了,但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投資和經商思維依舊是賺快錢。有些時候回過頭看,明明可以看到很多價值投資或者用心打造企業成功的案例,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卻依舊沒有進行長期價值投資的打算。

因為要拿出時間和錢去打造和投資一個企業或企業內部文化,實在是風險太大了。中國人骨子裡求穩的基因,總是將這種可能含有超過預期的風險的選項,劃到不值得選擇的區域。

而張勇顯然不是一個在這樣商業邏輯上誕生的商人。

在一個商業被抑制,大企業家會被冠以資本家擺到和人民敵對位置的國家,張勇卻透露出了一種不一樣的商業邏輯。其實近年來不少人非常驚訝于海底撈的成立時間,確實,海底撈真正在國內鋪陳開來已經是10年以後的事情了,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家年輕的企業,至少是一個九五後。

但是它卻成立在1994年。

應該說直到大眾傳媒興起的之前,作為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一直在打造海底撈文化,並且將這種海底撈文化融入到每一家門店之中。讓每一家門店都保持著高水平的服務水準。

應該說在過去,海底撈的擴展速度有限。

但是當大眾傳媒普及之後,當網際網路高度鑲嵌如生活之後,體驗過海底撈服務的「自來水」們便會在網上自主的產生恐怖的輿論反應,並迅速的成為文化。口碑創造了巨大的價值,為優質服務這個引流品帶來了超乎想像的商業價值。

而在這之前,我們應該感慨於張勇用時間和金錢對企業價值的投資,即使風險極大,即使在一個階段內可能顯得遙遙無期。但是就像一棵大樹扎足了根,可能頭三年它只長了數厘米,但是後三個月可能就會以極快的速度膨脹成參天大樹。

中國缺乏這種願意獨創商業模式的企業家,中國有的大多數都是樂於借鑑成功商業模式的企業家。比如說騰訊,一度把「別人為商業模式試水,我們投入資金借鑑」當成企業文化,並為之驕傲。

但是我們應該感謝每一個樂於去創新商業模式的企業家。因為他們或許大多成為了冢中枯骨,但是成功了一個可能因為改變整個行業的版圖,並創造無數的可能。

我想,張勇在中國是格格不入的。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移民新加坡。

- - - END - - -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8208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5130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4446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