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部、國家發展部和金融管理局於4月26日深夜,宣布了最新一輪的房地產降溫措施。(聯合早報)
作者 許耀泉
深夜傳出的消息,很多時候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財政部、國家發展部和金融管理局在4月26日深夜聯合發布新聞稿,宣布新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對好些房地產買家來說相信就是如此,讓他們一覺醒來就得忙著改變計劃,尤其是外國買家。
其中最吸睛的一項調整,是外國買家須支付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簡稱ABSD),從30%倍增到60%,從4月27日起生效。
以一間200萬新元的公寓為例,外國買家現在必須支付的ABSD,一夜之間從60萬元倍增到120萬元。
對買房的外國人抽稅達到60%,恐怕只有新加坡了。
自2011年上調五次
自1996年以來,新加坡政府一共14次出手,為房地產市場降溫。
ABSD則在2011年首次推出,這次是第五次調整。外國買家須支付的ABSD,從2011年的10%一直增加到目前的60%。

(黎曉昕製圖)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當局重拳出擊,目的圍繞著兩個「先」:
「我們推出這些措施有兩大目的,首先就是讓希望買房自住的國人或本地居民優先獲得住房供應,以及預先抑制本地和外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讓新加坡人優先獲得住房供應並不稀奇。新加坡人的自住房產需求由於冠病疫情拖慢建築項目進展的緣故一直居高不下,間接造成租金高企,因此必須解決這方面的需求。
但看到新加坡和外國投資者對房產投資興致高昂,於是就始料不及先出手預先抑制?這種未雨綢繆大刀一揮的做法,估計也只有新加坡會這麼做。
在這一輪降溫措施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所支付的ABSD只上調3-5個百分點,相比於外國買家30個百分點的增幅,可說小巫見大巫。

(黎曉昕製圖)

(黎曉昕製圖)
李智陞在答覆媒體詢問的時候,針對這兩個問題給出了答案:
「數據顯示,本地買家對ABSD變動較敏感,因此(這樣的漲幅)應該足以抑制本地投資需求。外來投資需求則來自將新加坡住房視為優質投資的人士。因此,我們必須精確校準ABSD稅率,以便有效地降低外來投資的需求。」
咬的「(受影響的交易雖然只有10%)這是2022年的數據,本地和外國投資者預料接下來會增加,所以須及早實行防範措施,抑制投資活動。」

分析師預計,ABSD大幅上調,能抑制外國買家購買的房地產。(海峽時報)
接受《商業時報》訪問的一名分析師就直言,對非永久居民的外國買家來說,這已經不是降溫措施,而是「急凍措施」,這群買家購買的房地產數量預計會因此減少。
這一輪降溫措施是2021年12月以來的第三輪,政府也曾在2009年到2013年之間,接連推出八輪降溫措施,通過ABSD、收緊房貸規定等措施,抑制房價漲幅。
可見,如果這次的「急凍措施」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仍無法收效,當局還會毫不手軟地再次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