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新加坡式「佛系抗疫」

2020年02月14日   •   6萬次閱讀

在中國大陸與香港等地全力防控2019冠狀病毒疫情之際,在城市治理上一向被視為國際「優等生」的新加坡,最近突然成為許多人關心、批評甚至指責的對象。

過去幾天裡,「佛系抗疫」,新加坡「放手不管」「將成為下一個武漢」等危言聳聽的標題在中國社媒上泛起,引起一些熱心的朋友發微信、甚至來函勸喻新加坡切不可掉以輕心,以免後悔莫及。

這一波輿論的背景,是新加坡的確診病例已達數十個,確診人口比例已經接近疫情中等的中國城市。一些大陸民眾與部分新加坡新移民認為,新加坡的防疫措施太「淡定」了,不僅學校不停課、小區沒封閉式管理,政府還叫國民沒生病不用戴口罩。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上星期六說,新病毒的致死率更接近流感而不是SARS,他還說,如果確診病例持續增加,致死率又保持極低,輕微病患只須看家庭醫生。這話讓許多人坐不住了,新加坡「自暴自棄」等批評接踵而至。

我在新加坡街上、在地鐵上,確實沒有感覺到很凝重的防疫氛圍。雖然疫情的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食肆商城、連地鐵都冷清了許多。政府分給每戶人家四個口罩,但也灌輸別濫用口罩的觀念,所以街上戴口罩者只有二三成,據說在中國大陸城市,不戴口罩簡直出不了門,在香港則會被旁人歧視。

新加坡的防疫措施是用力在其他方面,而且言必行,行必果,比如在強制特定人群拿兩周缺勤假後,很快就有四名工作準證持有者違規到公司上班,結果在24小時內遣送離新加坡。我們報社上周已精細將每一組一分為二,分兩地辦公,辦公樓也劃分為不同區域,分屬不同區域的人員不得有物理接觸。在按部就班採取這些措施後,我們如常工作與生活。

中國有評論文章形容,新加坡的防疫是如假包換的「外松內緊」,所言甚是。一個身在新加坡的網民在微博上陳述,他只因嗓子痛到診所看家庭醫生。

國家傳染病中心。

醫生一聽說他的室友最近從中國回來,立刻把他關進一個小房間,隨後穿好防護服全副武裝才出現在他面前,救護車在10分鐘內趕到,他被送到國家傳染病中心,走完一個清晰、天衣無縫的流程:量體溫血壓尿液X光,做了冠狀病毒檢測,間中等待的時間他看到一批又一批的醫生進來培訓,最終被鑑定是「低風險」,終於被放回家自我隔離。

這個網民說,經過了這段神奇的經歷,他真實感受到了新加坡政府所說的「we are well prepared」(我們有充足準備)。

對新加坡人來說,這樣的故事雖然未必人人都有過,但又完全能夠想像,那種有條不紊、科學的行事流程,這確實是我們十分習慣的存在。

這幾天裡,也有不少文章分析中國與新加坡抗疫手段的不同,反駁新加坡「自暴自棄」的說法。有的文章稱讚新加坡信息透明,是技術官僚治國的典範;有人提到新加坡的家庭醫生與社區醫療體系的健全;也有人指出熱帶氣候不利於病毒存活,因此新中兩國不能相提並論;也有人提醒,新加坡衛生部早在1月2日就盯著這個病毒,宣布對所有來自武漢的旅客進行體溫檢測,警覺性很高,預警得非常早。

這些分析都很有說服力,但外人較難理解的是,新加坡人民與政府之間特殊的互信與緊密關係。傳染病來襲,每個人都會擔心——一些新加坡人上周將超市的快熟面、衛生紙搶購一空,但隨後社會又聽從了政府的宣導,相信國家採取了最為必要且理性的保護。 其實,歷次經驗顯示,當外在挑戰越大時,新加坡人對政府的信任度會更高,而不是更懷疑,在領導人安撫後,社會能夠鎮定下來。

彭博社引述雪梨大學高級講師霍克讚美李顯龍上周的講話是一篇「出色的公關」,世衛組織公關顧問亞伯拉罕則肯定他不避談情況變糟的可能性。

客觀而言,李顯龍上周的講話,不只是一篇寫得精彩的文章而已,它的力量來自於政府機構多年一再證明的可預期性,更來自領導人對人民的信心:相信只要好好解釋清楚,普羅大眾能理性評判與接受真實的消息,哪怕是壞消息。

其實,新加坡不可能對動盪與危機「嚴防死守」,困難是擋不住的——這既是人生的常態也是小經濟認清的現實。

因此,重點不是在如何「擋」,更不能選擇封閉,而是如何動態地整合社會資源,用儘量低的成本應對與克服難關。經受住挑戰的社會,將更堅韌,也會更平靜,這是不是「佛系」呢?看你怎麼定義了,但肯定不是自暴自棄。

記者:韓詠紅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