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2018年新加坡批覆綠卡的數據(最高峰一年近8萬,最近十年維持在3萬)
工作準證申請綠卡適用的群體
工作準證Employment Pass/EP是人力部MOM主導的專業人才引進策略,其目的是為本地高端勞動力市場提供新鮮血液。新加坡作為一個500多萬人口的島國,卻有2.6萬個國際公司立足新加坡,三分之一的財富500強公司選擇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
新加坡不僅是美國、歐洲跨國企業設立亞洲總部的首選地點,也是亞洲公司進軍全球市場的平台。這些跨國公司的高端崗位為新加坡就業人口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管理經驗以及全球化的視野。

新加坡本地有6所公立大學(其中新加坡國大和南大名列全球高校排名前20)和5所理工學院,為本地培養大專和本科以上學歷的就業人群。

在此基礎上,為了彌補高端就業人才的缺口,新加坡政府仍然在不遺餘力的吸引外籍高端人才,通過持工作準證EP可以申請綠卡/PR的方式,留住那些經過時間的沉澱,高度認可和積極融入新加坡的家庭。因此對於這部分持工作準證EP,申請綠卡的外籍專業人士,無論是從教育背景(歐美留學經歷,中國985/221高校畢業)、工作經驗((5年工作經驗以上)和薪資待遇(基本月薪不低於6千新幣),還是在新加坡的居住時間(那些在新加坡完成學業、進而安居樂業、規劃養育下一代更具穩定性)都是優中選優。最起碼英語作為工作語言要與本地培養的人才水準相當,對外來人才自己來說,留在新加坡也有可持續性發展的空間。
因此每一個來新加坡工作的外籍專業人士都需要拿出實力(高學歷+工作經驗+高收入)與新加坡本地人競爭專業性強的工作崗位,付出加倍的努力獲得企業/老闆的認可而獲得工作準證的續簽,進而企業會配合出具員工遞交綠卡申請所需的材料。

申請新加坡綠卡所需材料(來源:新加坡移民廳ICA)
那些做不到不斷提升進取的外籍工作人士,在長期無法獲批綠卡來降低生活成本的情況下,做出的另一個選擇將是賺夠錢回本國發展。因此來新加坡申請工作準證的目的首先是賺錢,經過幾年的適應和發展,根據實際情況再考慮申請綠卡還是回國發展。能獲批綠卡當然好,沒獲批反正花了時間賺到了比國內高的工資也不錯。這也符合新加坡政府批覆從業人員申請綠卡的考量點:各取所需。你覺得新加坡好想留下,就不斷提升自己,通過獲批綠卡驗證自己的競爭力;面對每年近10萬人持工作準證遞交申請綠卡的需求,新加坡政府自然而然會用綠卡留住自身需要的人才。


在網際網路上經常吐槽受到新加坡本地人歧視的多是從事體力勞動的勞務輸出型人員,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搶占了新加坡低收入群體的工作機會而受到排擠(這種現象全世界都存在);另一方面也是他們以打工賺錢為目的,不願意花時間「入鄉隨俗」。很多學歷低的年輕人通過繳交高額的中介費來新加坡打工,適應了新加坡的生活後,想做進一步留下的規劃,才發現持有work permit/WP根本沒有申請綠卡的資格。


綜上所述,新加坡移民政策是個系統工程,申請人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適用的移民政策及渠道。找新加坡本地專業的移民機構保和諮詢和辦理,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