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宜綜合醫院淋巴水腫治療服務處處長孫明發顧問醫生(左),正在通過吲哚菁綠淋巴造影 (Indocyanine Green Lymphography,簡稱ICGL)檢測,為病人進行淋巴水腫篩查。(圖:樟宜綜合醫院)

樟宜綜合醫院正式設立淋巴水腫治療服務處(Lymphoedema Service),並引進新的篩查技術,能及早發現並治療淋巴水腫,避免病人出現併發症。
「41歲的林先生在2020年12月確診患上皮膚癌,他隨後接受手術切除腰部和大腿內側的腫瘤,並接受放射治療,造成這些部位的淋巴網絡遭到破壞,淋巴液無法正常流動,導致林先生的右腿出現淋巴水腫問題,需要長時間穿戴壓力襪,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就是好像你的腳會比較腫,就是帶了一個水袋這樣子,可以這麼說,所以你就不想做任何東西,就好像一直有東西勒住它(腳)這樣。」
所幸林先生在過去兩年接受了兩次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目前病情穩定。
樟宜綜合醫院是在去年9月試驗性設立淋巴水腫治療服務處,至今已經為60多名癌症病人等高風險群體提供篩查服務,當中超過75%有淋巴水腫問題。
淋巴水腫治療服務處處長孫明發外科部顧問醫生說,由於淋巴水腫問題無法根治,病人會長期面對疼痛、腫脹、麻痹等問題,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病人的患處可能會反覆感染或出現傷口,並可能引發併發症。
孫醫生說,有鑒於此,醫院引進了新的篩查技術,能更快捷簡單地為病人進行檢查。
「這個我們稱為ICG造影,ICG是一個特別的染料,我們打(注射)進去病人的皮膚的時候,病人的淋巴管和淋巴結很快的把它吸收進去,吸收進去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一個特別的機器來做那個造影,來看那個燃料是怎麼樣跑在淋巴管裡面。如果病人是有淋巴水腫的話,那個燃料就會從淋巴管那邊漏出來,這樣的造影就是很準確,然後可以發現到很早起的淋巴水腫。以前就是用一個tape measure,就是在手臂或者是腳然後measure一下,正常跟不正常的手臂相差兩寸,我們才會做一個真正的檢查。病人有兩寸的不一樣的時候,他已經是蠻晚期了,他的手臂已經很腫了,所以這樣做的話我們不可以找到早期的淋巴水腫。」
此外,院方也會病情嚴重的病人進行淋巴間置皮瓣轉移手術,協助他們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