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下來會有更多非成熟市鎮的預購組屋(BTO)單位保留給首次購屋者,房產分析師認為這未必會吸引更多買家申購非成熟市鎮的單位,也可能導致第二次申購者轉而購買轉售組屋。
ERA產業研究諮詢部主管麥俊榮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成熟市鎮的項目一般來說較受歡迎,這可能是因為購屋者希望住得離父母更靠近,組屋日後轉售的增值空間也較大。
「若一些購屋者無論如何就是要住在宏茂橋,就算把配額增加到100%,他們也不會購買非成熟市鎮的單位。主要還是取決於個別項目的吸引力,以及買家本身的需求和考量。"
他認為,這項調整主要會讓那些急須搬入新屋,同時對住屋地點沒有太大要求的首次申購者受惠。

保留給首次購屋者的非成熟市鎮預購組屋增加,意味著預留給第二次申購者的單位減少,競爭可能更加激烈。合登集團高級研究主管李思德認為,這或許會導致他們轉而購買轉售組屋、執行共管公寓或私人公寓。
「若他們選擇購買轉售組屋,而轉售組屋的供應不會增加,組屋價格可能會繼續上升。」
賴凱雯(24歲,社會服務策劃)和男友在過去兩年已經嘗試申請預購組屋四到五次。兩人也在今年5月的銷售活動中電購義順的項目,但沒有成功。她認為,調整配額或能稍微提高成功電購的機率,但相信影響不會太過顯著。
「我在電購組屋時考慮的其實不是成熟還是非成熟市鎮,而是項目是否靠近地鐵站以及等候期有多長。所以就算配額調高,我也不一定會申請非成熟市鎮的預購組屋。」
賴凱雯和男友分別住在兀蘭和萬國,因此希望未來可以選購靠近這兩個市鎮的住房。兩人也會考慮申請下周二(8月30日)推出的預購組屋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