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聯合早報上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關於組屋的一些思考:

大背景是組屋轉售價格快速上漲,已經引起了本地居民的不滿:

2019年組屋的價格還是很平穩的,雖然有所上漲但是幅度不大,進入2020年,封城解封之後,開始快速上漲:《組屋開始漲價了/2020-09-12》
雖然當時很確定上漲的大趨勢,但是這一路上漲了這麼久這麼多還是超出了預期。
組屋本身是不符合經濟規律的政策房,建屋局這麼多年來一直在虧錢,上一財年的凈赤字又創了新高,達到43.67億元。
這些錢歸根到底是納稅人的錢。
真正需要組屋自住的普通人和有一套組屋同時還有公寓/別墅的有錢人之間的矛盾近來愈發尖銳了。
最開始組屋是不能轉售也不能出租的,隨著新加坡經濟發展,對組屋的限制也逐漸放開,組屋已經成為新加坡住房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組屋當做是房產投資的選擇。
但組屋是用來自住的,其本意不是成為一個投資的選項,不能也不應該太大幅度的上漲。
政府接下來可能會出台的控制政策:
對持有組屋有更高的要求,比如不能擁有第三套房產
對購買二手組屋的收入加以限制,目前沒有任何限制
對組屋轉售獲利徵收稅金,之前曾有過這樣的政策
目前對組屋出租已經有了嚴格的配額要求,相信不會再縮緊了。如果組屋被進一步限制出租給外國人,對新加坡目前已經極其高昂的租金市場將是一場烈火烹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