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叫李家坡?淺談新加坡的選舉制度
新加坡建國後,李光耀長期執政,1990年李光耀卸任新加坡總理,由其親信吳作棟繼任,但李光耀本人仍以國務資政的身份留在內閣,並且長期把持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董事長的關鍵職位;2004年,吳作棟卸任,長子李顯龍繼任總理,並連續執政至今。數十年來,李家所掌控人民行動黨一直牢牢把持著新加坡政權。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答案是兩個方面:改規則、出成績。

已故新加坡國父、總理李光耀
把選舉規則改到自己能贏為止
新加坡是議會共和制國家。總統直選產生,不掌握實權;國會議員按選區制產生,贏得最多議員席位的政黨,即多數黨的領袖擔任總理,組建內閣,掌握實權。新加坡建國之初,李光耀在這個框架下,設計出一套對執政黨有利的選舉方法,並利用執政黨的地位不斷進行完善,因而從制度上保證了自身長期執政。這套有利於李光耀家族的選舉制度,有三個關鍵點。
首先是選區劃分權
選區制產生的議員,與美國選舉人團的概念類似。比如新加坡2020年大選,全國劃分為31個選區。每個選區會產生1-6名議員不等,選區內得票率最高的政黨,將獲得該選區的全部席位。舉個例子,選區甲有3個席位,執政黨的人的票60%,那3個席位都歸他們;選區乙有3個席位,反對黨的票60%,那3個席位都歸反對派。31個選區加起來,一共會產生93個國會議員。

2020新加坡大選選區劃分形勢
按照常理來說,反對黨要跟李光耀父子爭雄,只需逐個深耕選區,贏得每個選區民眾的信任,一步一步地增加自己席位,最終成為多數黨。但是問題來了。選區隨時變,怎麼變李光耀父子說了說。新加坡每次大選,都由李光耀父子控制的政府重新劃分選區,政府會摸排各地區選民傾向,隨後將反對黨得票率高的選區拆個七零八落,併入其他支持執政黨的選區,從而保證大多數的議員席位能落到李光耀父子的人民行動黨手上。
執政黨掌握選區劃分權,無異於考試帶小抄,打遊戲開外掛。
其次是集選區制度
同樣以2020年大選為例,全國31個選區,分為14個單選區、17個集選區。每個單選區產生1名議員,每個集選區產生3-6名議員不等。哪裡是單選區、哪裡是集選區、集選區具體是幾個人,也由劃分選區的執政黨說了算。
一方面,人民行動黨優勢大的選區,往往被劃為集選區,方便他們多拿席位;另一方面,人民行動黨執政多年,掌握十分豐富的資源,刻意輕而易舉地培養政治明星,他們往往在集選區安排老帶新的組合,派遣聲望高、支持率高的老議員,帶領年輕人參選,如此一來,人民行動黨的年輕成員可以積攢聲望,快速成長;反觀反對黨,自身資源有限,還經常受到選區更改的打擊,人才梯隊時常青黃不接,在集選區找不到足夠多的經驗豐富的老議員上陣,最終競爭不過人民行動黨。
集選區幾乎是新加坡的獨創,全球僅此一家。至於為何要實行集選區制度,李光耀說,這是照顧國內少數族裔利益,集選區參選的組合人選,必須涵蓋漢人、馬來人、印度人等不同族裔。至於這個說法你信不信,反正李光耀是信了。
最後是總統的權限及產生條件
首先,新加坡總統跟其他議會制國家類似,沒太多實權。但是,新加坡國會中還有額外9個議員席位,不經過選舉,由總統直接委任。在明面上,這是因為「考慮無黨派人士的利益」。然而在私底下,假如總統是傾向於執政黨、甚至說就是執政黨的人,那他委任的「無黨派」議員,四捨五入約等於執政黨的人。
所以,哪一個黨派贏得總統的位置,就能拿到額外的9個席位。那麼問題來了,新加坡總統是怎麼產生的呢?總統的選舉方法倒是無關緊要,緊要的是,新加坡規定的總統的參選資格:要麼是行政經驗豐富的政府高官、要麼是有錢的大老闆。
第一,反對黨找個政府高官都難,高官的位置全在李光耀手裡。第二,反對黨倒是可以去拉攏有錢人們。在這個方面,筆者認為,當初設計這個制度,就是李光耀想團結有錢人,通過總統這個位置,適當向富豪們開放權力,換取他們的支持。如果,要是有哪個親近反對黨的富豪參選總統,說不定人家反手就把這項制度改掉。
你說,人民行動黨怎麼輸?
從選舉制度來看,人民行動黨幾乎每場都是必勝之勢。不光有選舉加持,掌控新加坡經濟命脈的兩大機構,淡馬錫控股、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一直是由李光耀家族的人把持。

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因此,在制度的安排下,人民行動黨是很難輸的。除非,他們自己太拉跨,搞得天怒人怨。因此,分析到這裡,就要看第二點,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他們能把國家搞好嗎?
還真能。在人民行動黨的治理下,成功將新加坡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新加坡的經濟從上世紀60年代的人均GDP不足300美元,發展到了現在超過5.7萬美元,人均壽命達到了全球最高水平,社會治安、醫療條件和基礎設施也達到全球一流水準。
在大多數情況下,老百姓還是看你能不能把經濟搞好,自己能不能過上好日子。既然李家確實能做到,那對於他們把持權力的非議,也就變少了。
急流勇退的時刻,是不是到了?
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李光耀退休了換自己親信,等兒子李顯龍歷練到位,就把李顯龍換上去。外界的好事者們紛紛猜測,李家到底啥時候才會退出歷史舞台呢?其實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方面,如果按照一人一票的方法計算,新加坡反對黨的得票率已經接近40%,近年來李顯龍只是靠著不公平的制度才能勝選;另一方面,最關鍵的經濟增長合法性已逐漸動搖,新加坡經濟發展開始放緩,年輕一代們沒有享受到父輩祖輩的黃金時代,自然也就會對李顯龍產生懷疑。

新加坡頭號反對黨-工人黨在2020年中成績不錯
當然,直到目前,民眾對李家的人民行動黨只是停留在懷疑的階段,都知道手中的選票是開玩笑的,但對於李顯龍也沒有過多的不滿。如果此時李顯龍帶領家族體面退出,倒也少不了一個青史留名,如果李顯龍還想傳給兒子,而他們又不能挽回頹勢,重振發展勢頭,那麼青史留名說不定就變成吊路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