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順著這個職場哲學來看,身在政府部門,如果你想要做得更多,首先就必須學會委派職務、授權團隊。招攬優秀人才並敢於用人。李光耀先生也是同一番思維。他不說委派、授權,但是他總是在尋找賢才能人幫他做事。只要找到了一位好部長,就放手交託給他,讓他去完成任務。你可以偶爾與他討論、詢問,但不要干涉。重要的是要用人得當。
他教會我的另一點是,在機構體制與人才之間,永遠以人才為先。別想嘗試改變機構體制,將之完善,再來為一個完善了的體制尋找人才。一定得先找到對的人。一個優秀的人才可以形塑機構體制,使之優化、完善。我認同李先生的這套管理哲學。他以自己的方式治理新加坡,而後建立起了完善的體制,確保在他離開以後,完善的體制會繼續存在。
他並沒有擺出政治強人的姿態,要求所有政府部門或者所有公務員都向他彙報。不像獨裁者如薩達姆[9],下令所有部下和一切決策都得由他通過;到頭來他離開後,沒人有能力接管。這個樣子行不通的。你不可能一手遮天,讓自己的權力無所不在。
像我的情況也一樣。如果我讓自己成為不可或缺的總理,我就永遠沒法退位。李先生從來不讓自己無可取代。一個有魄力的領導人會讓自己可以被取代。所以啊,我現在才有時間跟你聊天。
問:今時今日情況還是一樣嗎?現在的部長似乎覺得自己必須知道每一個細節,部分原因會不會也是社交媒體帶來的壓力?
答:部長並不需要知道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細節,那是常任秘書的工作。社交媒體上的貼文也無須一一回應。我向來不太去理會。他(部長的新聞秘書)會把他認為應該讓我知道的信息傳給我,其餘的,我不會理會。我知道一定會有很多污言穢語、謾罵詛咒。可是如果我對每一個咒罵我的人都很在意,那我根本做不了事。對稱讚你的人也一樣——別想細讀所有的讚譽,因為這麼做只會讓自己飄上天。就是,必須對民間情緒有所體察,否則就是完全無知了;感受周遭的情緒、氛圍,然後適當改變自己的作風,或換個方式進行遊說。不能對情緒氛圍完全無感。可是這不等同於就必須細讀臉書上的每一則貼文每一則留言。
到了1984年4月,保健儲蓄政策正式執行,吳作棟已經在政壇和政府累積了八年的工作經驗與成就。對這麼一個懵懂出道、每一步又總是走得如此出乎意料的政治人物來說,如此成就算是非常了不起了。他統籌並率領人民行動黨打勝了一屆全國大選和一場補選;卻也領導過一次失敗的補選,見證了安順區支持率偏離常軌地陷入低谷,遭遇重挫。在政府中,他發表過三次財政預算案,也曾成功推動一些重要卻棘手的政策,例如高工資政策和保健儲蓄政策。《亞洲雜誌》在1989年為吳作棟寫了一篇人物特寫:「他猶如被吸入公共服務體制中,所接觸的每一份工作都實現了轉型蛻變。」
他在1984年交出的這一份八年成績單,雖然也談不上是完美無瑕,但卻也堪稱亮麗輝煌,足以讓他脫穎而出,成為第二代領導層當中最為出類拔萃的接班人。這一地位也在同一年年終正式奠定。新加坡建國史上頭一回,李光耀的接班人將在國人眼前正式、公開地,粉墨登場。
[1]「公積金制度」(Central Provident Fund Scheme,英文簡稱CPF)是新加坡政府為公民和永久居民所設的強制性儲蓄計劃,雇員和僱主雙方每月須把工資的一部分撥入「公積金」儲蓄戶頭,由人力部屬下的公積金局掌管。雇員可在達到退休年齡後全額或分階段提取公積金累計存款,充當退休後生活的經濟保障。
[2]李光耀著,《聯合早報》編務團翻譯,《李光耀回憶錄1965-2000》(新加坡:《聯合早報》,2000年),第118頁。
[3]同上。
[4]「針對全民保健計劃,議員紛紛提出批評」,《聯合晚報》,1983年8月31日,第 7 頁;「國會原則上批準保健儲蓄計劃」,《聯合早報》,1983年9月1日,第1頁。
[5]「杜進才大力反對實行保健儲蓄計劃」,《聯合早報》,1983年8月31日,第7頁。
[6]新加坡政府原本擬議自1983年7月1日實施保健儲蓄計劃起,將公積金總繳交率從原有的45%增加到50%,當中40%撥入普通戶頭,4%進入特別戶頭,6%存入保健儲蓄戶頭。而後為了避免削減雇員實得工資作出調整,修訂後的保健儲蓄政策為公積金總繳交率46%,只比原來稍加了一個百分點,當中40%仍撥入普通戶頭,其餘6%撥入特別戶頭,作保健儲蓄用途。詳情見「公積金特別戶口供保健儲蓄用途」,《聯合早報》,1983年8月31日,第1頁。
[7]嚴崇濤投身公共服務四十餘年,曾任總理公署、財政部、貿工部、國家發展部等多個政府部門常任秘書;退休後受委為公積金局和建屋發展局主席。
[8]溫斯敏(Albert Winsemius)是荷蘭經濟學家,1960年率領聯合國代表團到新加坡評估這座小島城市推行工業化的潛能,隔年留任新加坡首席經濟顧問至1984年,在24年任期里對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於1996年病逝,享年86歲。
[9]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是伊拉克前政治強人、獨裁者,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總統,也集總理、阿拉伯主義復興黨、最高軍事將領於一身。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其政權被美國推翻,流亡多年後被美軍虜獲,經審判,於2006年判處絞刑處死。
本文摘自白勝暉著作、林琬緋翻譯的《高難任務·吳作棟傳》,由八方文化創作室授權新加坡眼轉載。

《高難任務:吳作棟傳》由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可點擊閱讀原文Read more前往線上書店購買。

《PANJANG:當上總理的高個子男孩》由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可點擊連結https://www.worldscientific.com/worldscibooks/10.1142/g457購買。
關於傳主吳作棟,歡迎廣大讀者分享參與本書主題的討論。我們將選取兩位最有價值的讀者評論,贈書一本。參與方式,可以在原帖下面留言,如果太長,可以發到[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