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薦,新加坡客工宿舍感染群的數量似乎在不斷擴大。
又有兩個客工宿舍被列為隔離區,分別是位於武吉巴督23街的Acacia Lodge和海軍部西路的Cochrane Lodge one。截止到目前為止,被列為隔離區的客工宿舍增加到7個。

最初兩個被隔離的客工宿舍是S11榜鵝宿舍和westlite Toh Guan宿舍,總共的客工人數接近2萬人。 而這僅僅是上周日,也就是一周前發生的事情。
周一,也就是4月6日,人力部宣布將Toh Guan宿舍列為隔離區,這裡的4500名客工將進行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在此期間不得進去並接觸其他人。 8日,sungei tengah lodge的兩棟宿舍樓被劃為隔離區。這裡也是新加坡最大的客工宿舍之一,有10棟宿舍樓,做多可容納2萬5千名客工。
接著,位於Tampines的一棟宿舍樓被劃入隔離區,這是新加坡第五個被隔離的客工宿舍。

被隔離客工的情況如何呢?吃飯問題如何解決,衛生情況如何,是否有專人消毒? 人力部的官員在接受採訪時說,將大量的客工隔離後要面臨的情況確實是一個挑戰。
因為隔離人數眾多,而負責客工宿舍運作的人手又不充足,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抱怨說食物供應不及時,垃圾桶無人清理,衛生情況髒亂差,而客工們則需要每天24小時的待在宿舍里,對他們來說,實在是難熬。

但是在上周五的時候,這樣的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人力部和警察局,以及宿舍的管理部門通力合作,加派了人手來負責被隔離客工的生活起居,食物供應和衛生問題都得到了足以滿足客工們的日常需求。
但是政府也考慮到客工宿舍的人口密集比較大,所以這個周將一部門客工轉移到了其他的隔離地點,以分擔各個客工宿舍的壓力。

客工宿舍疫情的爆發,引起了社會各方對於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國人的關注。

疫情在客工宿舍爆發,變成了新加坡目前最大的感染群,新加坡政府其實算是很負責任,為他們提供醫療救助,保證他們在生病期間不被裁員,還可以拿到工資,並提供其他生活方面的幫助。
可以說他們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因為另外一部分在新加坡的外國人就沒這麼幸運了,失業和裁員大潮下的他們面臨著艱難的選擇。
小編採訪到了幾個在新加坡的小夥伴,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來自菲律賓的小G,已經在新加坡工作了7年,一直在同一間公司工作的他,從來沒想到自己會在這樣一個情況下離職,而且還是被裁員!
公司因為疫情的原因,現在需要裁員過半,而他這個外國人的身份肯定是在裁員名單上的,即使他已經算是公司的元老,即使已經做到了主管的位置。 他說自己覺得有點絕望,「我在幾個月前剛剛結婚,為了婚禮已經花光了所有積蓄,我還剛剛付了新租約的押金,準備下個月搬進去。可是公司卻在上個周突然通知裁員,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失業和負債,壓的我喘不過氣。」
來自台灣的怡晴在機場的地勤部門工作,他們公司是負責國外航司在本地的值機和行李服務。她說因為疫情的原因,幾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取消了航班,所以公司的百分之90的業務已經暫停,員工即使來上班也是無事可做。
就在新加坡宣布「封城」之後,公司很快就要求本地的員工休無薪假期,而他們這些外國員工就被分批集中到會議室,告知裁員的決定。
怡晴說,我們那一組的所有台灣員工都被裁掉了,公司說會給我們一個月的補償金,或者一個本地公司面試的機會,要我們自己二選一,要麼拿錢走人,要麼參加面試,至於面試能不能成功,就要看我們自己的造化了。
幾乎所有的同事都選擇拿補償金,現在這種情況,就算面試成功,也不一定能申請到工作簽證,誰會去冒險呢!
來自中國的小李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因為公司業務停滯的原因,決定裁員。
本地員工可以選擇拿無薪假期,但是對於他這個外國人來說,連拿無薪假期的資格都沒有,必須離開新加坡。
小李覺得很無奈,僅僅是因為外國人的身份,自己根本沒得選擇,連留下來的理由都沒有。
但是小李還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如果離職回國,雖然公司會提供機票,但是現在入境國內就要自費集中隔離14天,這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不只是失業,還要拿出一大筆錢用來支付隔離的費用,他現在也是頭疼的很,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去年,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國人達到了168萬人,上面說到的這些人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當然不排除有很多擁有高學歷高收入的外國人,但更多的是像他們一樣在海外求生的普通人,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選擇,也要在這種時候撐得住生活的重擔。
在生活面前,我們每個人的力量有限,很多時候都是在最壞的結果中選擇看起來不那麼壞的一個,然後咬著牙走下去,在國外如此,在國內亦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