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YEAR OF THE TIGER
新年好運 虎年吉祥
新加坡 | 感受年味十足的新年慶祝活動!
01 虎年大吉
新加坡的新年慶祝活動總是那麼地令人難忘,燦爛煙花照亮城市天際線,沸騰的歡樂氣氛瀰漫著大街小巷。

今年歡慶農曆新年的方式也許不太一樣,但無論是親身參與還是通過虛擬方式慶祝,農曆新年的氣息依舊濃厚,意義也不變。
那就讓小翼來帶著大家感受一下在新加坡是如何過春節的。
02 七彩開運撈魚生
NEW YEAR

七彩魚生在新加坡這個春節傳統源於19世紀60年代,是南洋一帶特有的民間習俗,這和中國春節要吃餃子一樣。
這道新春菜肴有「風生水起」及「越撈越旺」的意頭。主要以優質鮮嫩的生魚片/魚條,搭配腌薑絲、各色蔬果絲和特調醬料,共同放在圓盤裡,以達到七彩繽紛的視覺效果。
大家圍宴滿座,每放入一種配菜,都會說相對應食物的吉利話。

比如放入魚生時會說:年年有餘;放入乾果、花生碎時會說:金銀滿屋...接下來揮動雙筷,將盤中材料撈動,同時高聲道:撈起!撈起!撈得越高,寓意著生活和工作在新的一年裡步步高升、風生水起!
03 舞龍舞獅

在新加坡農曆新春看舞龍舞獅可是很熱鬧的,新加坡很好的保留了這個習俗的文化。
在春節期間,在新加坡的商場、團拜聚會等場合,甚至在社區里和小販中心,都能看到舞獅舞龍團的蹤跡。
最精彩的表演可屬舞獅中的「采青」:青菜和紅包高高懸掛,讓醒獅獵取,撕碎後再從獅口吐出。
這個表演也是有吉祥的寓意:生菜諧音「生財」,「采青」預示來年「生生髮發」!
04 黃梨撻

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帶,新年食物中必不可少之一是黃梨撻,這是一種是早期峇峇娘惹的傳統糕餅和台灣的鳳梨酥不同,餡料外露,小巧可人。
黃梨在廣東和潮州話中,有「旺來」之意,不僅僅家家戶戶會在過年時候吃黃梨撻,商家也會在擺上黃梨的裝飾以圖吉兆。
05 雙桔拜年

「桔換桔」帶著兩隻桔子拜年,是新加坡的本土習俗。
桔有「吉"之意,廣東話中柑"與"金同音,金黃色的金桔果實則象徵著富貴和繁榮昌盛。
因此送桔子有送吉祥、送財運之意思。
春節期間,新加坡人會帶兩隻桔子登門拜年,雙數有吉祥的寓意,兩隻代表著「好事成雙"。
農曆新年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 3500 年前。
在新加坡,當地會有各種不同的方式慶祝這一古老的傳統節日。

虎年
牛車水街頭亮燈活動
[ 2022年1月7日 開幕 ]
要想充分領略獅城農曆新年的精髓,一定要到歷史悠久的牛車水街區。
農曆新年來臨前,牛車水街頭亮燈活動就正式啟動,沿街高掛設計精美的各式燈籠,吸引遊人紛至沓來。
更重要的是這裡是新加坡的美食天堂,最具地方風味。

牛車水許願樹
[ 2022年1月7日 至 2月15日 ]
可到唐城坊 (Chinatown Point) 廣場,從高掛在牛車水許願樹上的 「許願卡」上挑一張寫下自己的新年願望。
每張許願卡需以 2 新元捐款購下,義款全數捐給牛車水-金聲社區發展福利基金,用於主辦社區活動來幫助貧困年長者與低收入家庭。
認領再循環燈籠
[ 2022年3月2日 結束後 ]
為了鼓勵資源再循環,支持可持續發展計劃,待牛車水農曆新年街頭亮燈活動結束後,您可免費認領超過一個再循環燈籠。
請在 2022 年 2 月 15 日至 22 日期間,可發送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提交申請。
申請成功後,您會在 2022 年 3 月的第一周收到通知,第二周即可認領燈籠。
春到河畔
[ 2022年1月30日 至 2月6日 ]
「春到河畔」 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慶典活動之一。自 1987 年起,新加坡每逢春節都會舉辦 「春到河畔」 慶祝活動。

活動在國民服役廣場 (NS Square),也就是人們熟悉的濱海灣浮動舞台舉行,這項活動已成為本地人和遊客慶祝農曆新年不可或缺的傳統節慶活動。
這一熱鬧的節慶活動富有獨特中華文化氣息,從懸掛大紅燈籠到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春到河畔」 可謂是一場感官盛宴。

雖說在新加坡全島各地都能感受歲末的節慶氛圍,但是新加坡濱海灣跨年倒數活動堪稱城中規模最大的慶祝活動,絕對是每年 「辭舊迎新」 最讓人期待的重頭戲。

藝術科學博物館的外牆和魚尾獅公園的魚尾獅塔上都將有夢幻投影秀。
2021年新加坡濱海灣跨年倒數活動

然而 "2021 年新加坡濱海灣跨年倒數活動」 以另一種方式匯聚民心,帶領大家回顧 2020 年的經歷與磨難,也滿懷希望與憧憬,共同迎接新一年到來。
濱海灣周邊將上演各種精彩絕倫的燈光表演秀。
2020 年 12 月 1 日到 31 日期間,以 「中央岬」 (The Promontory) 為軸心的 60 支光束將投射出螢光直衝夜空,照亮整個濱海灣天際線,寓意著邁向光明的

這 60 支光束呈圓形排列,形成錶盤的凹槽,隨著跨年倒數,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光束匯聚齊射,往上投向夜空,象徵著團結、積極、堅韌,猶如一座指路燈塔,引導新加坡人民自強不息,戰勝疫情,且在新的一年裡越戰越勇,在后冠病時代成為更強大的國家。

圖片:新加坡旅遊局
參考:新加坡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