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顯示,本地房地產發展商對黃金地段住宅房地產最不樂觀。
新加坡國立大學房地產與城市研究院8月30日發布的今年次季房地產行情指數(Real Estate Sentiment Index,簡稱RESI)顯示,黃金地段住宅房地產第二季當前行情百分比凈值(net balances)為負40%,意味凈40%的受訪者對這個領域表示悲觀。
這個凈值是由表示樂觀的受訪者比率,減去悲觀的受訪者比率所得。
反映整體房地產行情的綜合行情指數(Composite Sentiment Index)持平在4.6。
92.5%參與調查的受訪者表示,全球經濟放緩是最主要的風險,而72.5%的受訪者指出高通貨膨脹和利率是另一個主因。
國大房地產與城市研究院院長錢文瀾教授說:「中國是新加坡最大的出口市場,占非石油出口的近15%,中國經濟放緩是另一主要打擊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的因素。」
報告還披露,第二季的當前行情指數(Current Sentiment Index)保持在4.7,而未來行情指數(Future Sentiment Index)則有稍微增長,從第一季的4.5上升至4.6,但仍然比去年第四季的4.9來得低。
指數以0至10來評分,衡量受訪業者對市場的樂觀或悲觀程度。指數超過5代表市場行情樂觀,低於5則表示市場行情正在惡化。

但其實在本地非有地私宅租金連續22個月上升,7月份的租金環比上漲1.1%,交易量環比增加25.3%。
租金上漲
房地產網站99.co和新加坡房地產聯合交易網SRX在8月30日發布的預估數據顯示,中央區以外(OCR)大眾化私宅租金的漲幅最顯著,達1.6%。
核心中央區(CCR)高檔私宅的租金,環比增長0.7%。其他中央區(RCR)中檔私宅的租金增長1.1%。若與去年同期相比,整體租金上升21.6%。高檔私宅、中檔私宅和大眾私宅租金同比增幅分別為18.6%、21.7%和23.2%。
政府一再推出房地產降溫措施,但似乎依然澆熄不了買房的熱潮,新私宅項目的售價不只居高不下還節節上升,但即便如此,只要有新私宅項目推出就會吸引大批買家競相購買,受訪房地產專家認為這充分彰顯了買家對本地房地產市場的信心,大家只擔心價格只升不降,所以認為買房還是要趁早。
儘管價格節節攀升,新推出的私宅項目依然吸引了大批潛在買家,幾個月錢剛推出市場位於惹蘭安娜武吉(Jalan Anak Bukit)的青麓尚居(The Reserve Residences)開盤首日就售出83%的單位,每平方英尺平均售價高達2450元,將在2028年竣工。

青麓尚居共有732個單位,發展商遠東機構(Far East Organization)發文告說,開盤首日推出的587個單位中已賣出486個,相等於推出單位的83%的單位,其中99%的買家是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而「青麓尚居所有的一臥房單位已售罄。」
本月初,位於丹戎加東的大型新私宅項目雙悅園(The Continuum)開盤首個周末也售出27%的單位,平均每平方英尺售價為2732元。
購買新樓盤
房地產專家認為,新私宅熱銷主要因為買家更喜歡購買新推出的房地產,就像大家都喜歡購買最新款的手機、汽車等,只要是新的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一些無形的因素如貪新鮮的想法會影響買家要購買嶄新公寓的想法。只要可以負擔,都會選擇新的,就和大家喜歡購買新款手機是一樣的道理。
同樣的車型,車主只要負擔得起就不介意支付高昂費用購買嶄新轎車,不會選擇以較低價格購買二手的同樣車款。
另一個吸引買家購買新公寓的原因是多數的新公寓單位都已幾乎裝修完畢,買家領取鑰匙後只需簡單裝修就可以入住,十分方便。

另外,多數公寓項目允許買家以漸進式的方式付款,發展商按照公寓的建造進展程度向買家收取費用,這也是吸引買家購買新公寓的一大吸引力。
房貸的利率一直在增加,對比需要一次性支付高額利息的轉售市場,買家通過購買新公寓的漸進式付款方式貸款,支付的利息較低。
最後,吸引買家轉向購買新公寓的還包括一些想要提升的組屋屋主。黃金地段的預售組屋也不便宜,而且要等更久才能達到最低居住年限(MOP),私宅的增值潛力比較大。
本地的經濟穩定也加強了買家對本地私宅市場的信心。
政府在2009年就推出一些降溫措施來穩定房地產市場,之後的穩定市場也給了投資者信心。

分析家也說本地的房地產價格雖然起起落落,但長遠來說是穩定上升的。事實上,新加坡土地有限就已意味著房地產價格會不斷上升。
部分買家擔心政府推出更多降溫措施推高房地產價格,覺得此時不買以後可能就買不起了,五年前有潛在買家說價格太高再觀望,但五年後的今天,他們會覺得價格已超乎想像了,而且還會再升,所以趕緊購買。
儘管專家和分析家都認為本地的房地產價格在走上坡,但有些擔心目前的牛市也有突然崩盤的一天,就像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時,本地的房地產市場在18個月內就下跌了約40%。
之後在2000年發生的網際網路泡沫、2001年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事件以及2003年的SARS疫情,同樣導致房地產市場走軟,陷入長時間的低潮。
目前的私宅市場顯示非理性價格行為的跡象,不能簡單以的供求動態來解釋。市場情緒已超越了基本的供求,是泡沫來臨的跡象。

雖無法預測市場泡沫幾時來臨,但「目前的房地產價格已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以同樣的速度持續增長將進一步膨脹泡沫。」
此外,投資房地產也不是「穩賺」,最近一些交易就顯示有些買家其實是虧損轉售了早前購買的房產。
國內外買家的自住和投資需求推高了本地的房地產價格,本地一些核心家庭、單身人士和年長人士都想要自己獨立生活,帶動了自住的房地產要求,另外,冠病疫情後時代,本地和外國的投資者又開始對本地的房地產產生興趣,造成了目前的強勁需求的結果。
為確保市場的穩定和可持續性,政府自從2021年12月以來就先後推出了三輪的降溫措施,最新一輪措施旨在幫助抑制投資需求,推動自住房產供應。

國家發展部表明,會繼續密切關注房地產市場,必要時會根據促進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房地產市場政策來作出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