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達的法制國家,專業,真的有價值。
印花稅
印花稅容易被我們中國人忽略,而在英國和大英國協國家及其繼承者,印花稅,一直是政府最容易用來操控經濟的工具。
比較顯著(其他的金額相對不大的印花稅,本次暫時忽略)的新加坡房地產交易印花稅分為:
買家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 BSD)
額外買家印花稅(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 ,ABSD)和
賣家印花稅(Seller's Stamp Duty ,SSD)
本次對房地產交易印花稅的介紹,先關注自然人和一般企業(Entities)。所謂一般企業,是指非房地產開發商和生存信託(Living Trust)的企業。
對於住宅和非住宅房產,現行買家印花稅的上限都是4%,似乎不是很高,不至於給投資新加坡房產造成太大的額外成本。
造成顯著額外成本的,是從2011年12月8日開始推行的額外買家印花稅。
對於非新加坡人和新加坡永久居民的外國人,只要購買住宅,不管是第幾套住宅,從2021年12月16日開始執行的現行稅率達到了驚人的30%。而對於企業,這一稅率更是達到了35%。

2018年至今不同類型買家購買住宅的額外買家印花稅
為了堵住外國自然人設立的生存信託購買住宅享受優惠政策的漏洞,新加坡稅務局將2022年5月9日之後發生的以生存信託作為接收主體的住宅交易額外買家印花稅直接上調到35%。
新加坡政府調控市場到達的顆粒度之細微,調控手段之迅速和果斷,由此可見一斑。
額外買家印花稅,是投資新加坡房地產的外國人或企業,現階段最需要考慮的成本。
賣家印花稅,跟我國類似,以市場價格或實際成交價中的較高者為基數,根據持有年限的不同,適用不同的稅率,如下圖:

最近兩次頒布的賣家印花稅
按照現行規定,持有三年或以上,賣家就不用繳納印花稅了。
如此看來,幾乎任何國家,都認可住房不炒。所不同的是:我國傾向於用准入制度一刀切,新加坡傾向於用交易成本阻攔風險承受力弱的。
然而,風險,也意味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