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天(5月29日)起,樟宜機場第二搭客大廈(T2)分階段重開。
樟宜機場T2前天重新開放,0710時迎來首架航班,是從慕尼黑飛抵新加坡的新航SQ327航班,一共有大約200名旅客。
《聯合早報》報道,受訪旅客反映通關流程非常順利,從下飛機到取行李,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樟宜機場準備氣球、零食和飲料歡迎旅客,也有工作人員指引他們完成通關手續。
2020年4月,新加坡封鎖邊境。5月,樟宜機場T2暫時關閉,進行翻新。
兩年後,2022年4月,新加坡全面重開邊境,旅客量大增。

在重開初期,T2將在尖峰時段協助接待在T3運營的航空公司的抵境班機,預計每天可接待約一二十趟抵境航班。
T2在2024年完成翻新擴建後,每年可接待2800萬人次的旅客。
兩年前的五月份,除了T2受到影響之外,原定的T5項目也暫停。
日前,當局判斷,雖然中國大陸、香港特區、日本等主要市場仍未開放,但本區域的國際航空旅客量已呈上升趨勢。接下來幾個月應該會加速復甦步伐。因此,決定重啟T5項目。
新加坡交通部長易華仁說,過去兩年,新加坡政府對T5的設計進行了更新,新設計比較模塊化,也比較靈活。當局會對新設計進行定期的調整和優化。

(樟宜機場目前的T1、T2、T3、T4和Jewel星耀樟宜平面圖)

樟宜機場T5的首期工程面積大約有667個足球場,每年可接待5000萬名旅客。
迎復甦 新航千人大招聘 預見航空業將復甦,新航從三月份開始提前部署,招聘2000個客艙服務人員。
計劃招聘的2000人當中,800多人已到崗,其中六成為疫情高峰期間離職的新航員工。
2020年3月1日,新航高層與董事會減薪。後來,所有員工也減薪。
全球疫情爆發之後,3月23日,新加坡封鎖邊境,新航138架飛機停運,乘客量跌至原本的4%。
《海峽時報》報道,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9月10日,新航裁員,大約2000名員工受影響。在此之前,新航集團有機師3200人、客艙服務人員1萬1000人左右。
2021年5月19日,新航通報,乘客量是疫前的2%。
9月8日,新加坡啟動「接種旅客通道VTL」,已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入境可以減免一些檢測和隔離要求。
2022年2月24日,新航通報,乘客量恢復到疫前的45%。

由於一些主要市場如中國大陸,尚未全面開放國際旅行,新航預計,本季度乘客量將恢復至疫前的61%,下季度預計恢復至67%。
如果按財政年(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統計,新航上一財年乘客量僅為疫前之10%。

從執行任務的飛機數量來看,財政年2020/2021僅為161架,是疫前的82%;到了財政年2021/2022,增至176架,為疫前之90%。
從執飛目的地數量來看,財政年2020/2021是60個,是疫前的43%;到了財政年2021/2022,則增至93個,為疫前的67%。
歷史上首次出現虧損

在疫前,新航財政年2018/2019運營利潤大約10億6700萬新元,凈利潤6億830萬新元。
到了2020年5月,新航首次通報出現虧損,財政年2019/2020儘管前三季度(2019年4月至同年12月)表現正常,但第四季度(2020年1-3月)大受影響,全年運營利潤雖有5900萬新元,但凈虧損達2億1200萬新元。

到了財政年2020/2021,首次出現運營虧損,達25億1300萬新元;凈虧損持續,為42億7100萬新元。
到了財政年2021/2022,也就是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運營虧損降至6億1000萬新元,凈虧損降至9億6200萬新元。
到了2023年應該可以復甦到疫前狀態 更多亞洲國家宣布放寬入境限制 儘管中國尚未全面恢復國際旅行,新航判斷,亞洲航空市場增長仍將比全球其他區域較快。
近日更多亞洲國家宣布放寬入境限制,5月30日起,入境菲律賓旅客完成疫苗接種,便無需出示RT-PCR檢測證明,不必購買旅遊保險。6月1日起,新加坡旅客入境日本將不再需要接受冠病檢測或隔離。
新航預計,到了2023年應該可以復甦到疫前狀態,雖然一些主要市場的前景仍難以預料。
目前,航空業仍面對兩個困難。一個是航油價格高漲,另一個是有可能出現全球經濟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