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移動支付都玩不轉的新加坡,憑什麼再獲全球最智能城市
近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公布的「智能城市指數」調查,新加坡連續兩年蟬聯榜首的位置,也是全球唯一獲得AAA評級的城市;芬蘭的赫爾辛基名列第二;瑞士的蘇黎世排在第三位。
...
全球最智能城市——新加坡?
那個連移動支付都推廣不起來的新加坡?
全球最智能?
憑什麼?

(圖:來源自網絡)
智能城市定義為能在政策和日常生活中有效採用科技,為居民帶來諸多利益,同時減少城市化帶來的弊端。
該調查針對衛生與安全、流動性、活動、機會和管理五大指標,向全球109個城市的人口收集對所在城市的基礎建設和科技應用的看法。
而新加坡是全球第一個提出「智慧國」概念的國際AND城市...一直在推動智能項目的研發與落地,去年還撥款5億新元,立下為期11年的國家級人工智慧戰略。
新加坡為了推動智能國,將自己當成公司,有效率地結合產官學推動轉型與輸出。
先結合公辦民營的大型指標企業做技術研發,然後結合當地中小企業,形成上下游生態鏈,最終目的,當然仍是希望將智能國解決方案輸出海外。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不只將企業串接到智能國家政策,另一端串起學術界的先進研究。
在新加坡,目前就有好幾個研究智能國家的相關研究中心,新加坡管理大學的「生活分析研究中心」便是其中一所大型研究中心。光是一個生活分析研究中心,從2016年開始,為期4年半,就獲得總理公署的國家研究基金2500萬新幣(摺合1.25億元人民幣)的研究經費。
新加坡為了確保中小企業、餐飲服務業等能接軌智能國計劃,共同創造出智能化的環境,政府甚至出錢補助。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由智能國家辦公室統籌,政府推動,跨部門整合的效率高,也彰顯在目前新加坡推動的智能國服務模式特色。
最明顯地,新加坡政府將行政機構整合在一個平台,同時將數據收集統籌在中央,推出便民服務。就是中央大平台,分成國家數字身份、電子支付、智能國家感測平台、智能都市移動、人生重要時刻這5大國家型計劃。
新加坡還建構了一套統一的系統,來管理公共運輸工具,譬如地鐵與巴士到站與離站管理系統,巴士何時到、哪台車比較空,app上都能顯示即時資訊,這麼一來,就能提供比較完善的通勤方式給乘客。

(圖:來源自網絡)
諸如此類的城市服務應該還算是比比皆是...
至於被噴的移動支付推廣,新加坡在這方面確實推進的比較緩慢...
其中一個原因是——PayNow
新加坡由政府和銀行一起建立一個共同的平台「PayNow」。這個平台讓轉帳交易變得快速,只需要擁有轉帳方的手機號碼,不需要知道對方的銀行帳號。
用起來也相當的方便...
當然,新加坡是一個老齡化非常嚴重的國家,相對於年長者來說,他們更喜歡用現金...

(圖:來源自網絡)
最後,還是回到調查上,上述兩家機構是在今年4到5月間,對全球109個城市的數百人進行調查,根據衛生與安全、流動性、活動、機會和政府管理五大指標,收集對所在城市的基礎建設和科技應用的看法。
根據調查結果,新加坡人最重視的五大課題分別為:確保住家負擔得起、有意義的工作、失業率、衛生服務和公共運輸。另外,新加坡也在多項指標中名列前茅,只有在日常消費中無現金支付的比例,以及對環保回收服務的滿意度低於國際平均值。
IMD世界競爭力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卡波利斯Christos Cabolisa指出:「智能城市能更好應用科技提升服務的效率和有效性,使城市變得更堅韌。」
他以新加坡為例,超過77%的人表示政府的抗疫政策清晰並易於訪問,這有助於新加坡能更及時和更具彈性地面對疫情的挑戰。
其他入榜的十大城市還包括:紐西蘭的奧克蘭、挪威的奧斯陸、丹麥的哥本哈根、瑞士的日內瓦、中國的台灣、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和美國的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