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華僑產業的保護至為重要,難度也是極大。然而,無作為的漠視,只要再過一代人,華僑建築與家族記憶將消失殆盡。
這篇文章記錄一年半來,ON-LABO團隊在南安潘受祖居的教學、研究與保護方面所經歷的點滴,也將陸續整理公布有關潘受先生的研究資料。
2018年1月11日:初相見
在策劃帶領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學生閩南僑鄉考察時,有幸結識南安會館的李博士,介紹了幾處南安先賢故居,其中包括潘受故居。但新加坡方面對此了解極少,決定前往踩點考察。
雖然當時對潘受及其家族的了解非常少,初相見,就知道這棟老宅急需保護、值得研究、值得參訪,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樂峰僑聯與潘家族親對於潘受的敬仰與愛戴,他是爐內潘人的驕傲。

大鵬叔與潘姐帶著我們第一次走進潘受故居

初相見時中新厝的模樣

破敗的三落廳堂

二進深井裡的茅草比人高
2018年2月26日:尋找住宿
帶領海外學子走進鄉村並非是件浪漫的事!除了經費問題,進村吃住也是問題。與閩南大多數村鎮一樣,樂峰鎮內沒有旅館,所幸印山森林人家提供住宿。
還記得潘姐專程開車到泉州接我,上山夜探住宿環境,晚上我趕著回廈門,才發現滴滴等租車應用在鄉村根本用不上,最後聯絡村裡跑出租的小哥,才找到車返廈。

夜探印山森林人家
2018年3月2日~3日:國大建築系學生考察
在新加坡南安會館的資助下,第一次帶學生到樂峰考察,配合的課程是「華僑建築與聚落」,安排學生分組進行測繪、訪談、錄像,下重本買了大疆無人機,第一次為潘家祖居進行航拍,引發村民圍觀,學生們的專業表現,讓老師非常的驕傲。

聽講中的學生

工作中的學生

在潘家祖居前合影
到樂峰的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潘家宗親在祖廳祭祀祖先,晚餐時看到鄉民燃放煙花,獅城學子激動不已。

鄉村正月十五的熱鬧
考察途中要求學生進行彙報,特意買了極米投影儀,在印山林場餐廳包間裡完成了作業彙報,大疆與極米成了閩南僑鄉行的標配。
這一晚的住宿,也讓熱帶的孩子領略到閩南冬天的寒冷,後來才知道,這批學生給師弟師妹的考察經驗之一是樂峰很冷!

朗朗晴空下的印山森林人家溫度卻是很低

地道鄉村早餐
國大學生的到來,無疑為潘受故居帶來了活力與熱點,樂峰鎮僑聯的真誠與熱情,也支持著我們繼續千里之行。

與樂峰鎮僑聯領導合影
2018年5月5日:新加坡水廊頭鳳山寺展覽
在新加坡南安會館的支持下,在鳳山寺的側廊舉辦了小型作業展覽,第一次將樂峰潘受祖居展示在新加坡公眾面前,也是第一次見到潘家後裔以及書法家丘先生。

展覽

交流

歡笑
2018年11月14日~15日:樂峰爐中村調研
在國大建築系教授的另一門課程是「亞洲都市與鄉村更新」,希望將潘受祖居的保護置於僑鄉更新的議題下進行討論。
決定再去樂峰看看總體環境,在僑聯潘姐的陪同下,在爐中村考察半日,到鎮政府拜訪了書記鎮長,了解當地的鄉村振興計劃。正趕上印山林場舉辦首屆蘆柑節,山林間增加了不少遊樂設施。

高山上俯瞰樂峰鎮

正趕上首屆蘆柑節

美麗的鄉村景觀

潘姐陪同考察爐中村
2018年12月12日~13日:國大建築系學生考察
帶著第二批學生到樂峰考察,得到鎮里各界的熱情接待,除了參訪潘受祖居,還參觀了樂峰的一些產業與景觀,包括針織廠、家具廠、筍塔水庫、亦吾堡等。
作業討論的議題(visitor and local community,訪客與在地社群)並不複雜,卻值得深思:
潘受祖居值得保護、應該保護,然而,該怎麼保?對於千里迢迢而來的訪客,除了憑弔歷史、欣賞書法外,還有什麼能留住他們的腳步?對於在地的潘家族親,留下的祖居除了做展覽館,還能幹啥?誰來維護?。。。

記錄潘受故居

參觀針織廠合影

參觀筍塔水庫

參觀亦吾堡
2019年5月11日:《聯合早報》專題文章
潘受是新加坡國寶,已逝世二十年,雖然他的聲名斐然,要了解這位歷史人物,需要紮實的研究,查閱了大量出版物後,心中有著大量的問題,完成題為
有幸在《聯合早報》發表,編輯成公眾號文章加以推廣,引發社會關注。
南安媒體對潘受祖居也做了跟蹤報道,記者希望我對建築保護做些評價,我說:「知道的都已經寫出來了,還有太多的未知需要進一步調研。」

《聯合早報》上發表的專題文章《聯合早報》上發表的專題文章
2019年5月30日~6月6日:樂峰爐中村測繪調研
在盛夏來臨前,趕到樂峰做了為期一周的調研,此行收穫良多,展開全面的記錄與研究。
在潘氏族親的帶領下翻越高山祭拜潘受父親用章先生墓。

航拍記錄用章先生墓
對洋中中新厝潘家祖居做了詳盡的建築測繪記錄,親眼所見,親手所測,配合對族親與工匠的訪談,對建造歷史進行初步的分析。

庭院清理後,終於能測坍塌部分的建築
老宅廢棄多年,雜草叢生,垃圾遍地,護厝是雞鴨鵝的天堂。。。
在我們的請求之下,潘氏族親出資,組織人力清理了二、三進的院落,以及三、四落的房間,艱巨的清理工作嚇跑了三批工人,在眾人的努力之下,庭院顯露出早期的氣派,清理過程中發現一些珍貴歷史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