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店一杯白開水賣5角,有顧客覺得合理,有顧客喊貴。(新明日報)
作者 侯佩瑜
有網民近日在臉書專頁「Complaint Singapore」(投訴新加坡)申訴,到位於實龍崗3道第237座組屋的咖啡店吃飯,飲料攤的一杯白開水竟賣5角,讓他覺得貴得離譜。

其實,新加坡咖啡店和食閣對白開水、冷水、甚至常溫水有收費,已不是新鮮事了。最便宜的是2角一杯,最貴的甚至高達6角。
一些餐館的收費更高達1元(甚至有聽過1.5元的),但有的餐館卻會提供無限量白開水,讓你感覺賓至如歸。
有些餐館和咖啡館則直接不提供白開水,只售賣瓶裝礦泉水,這樣顧客心理上會較願意付費,又能省去添水所需的人手。
一些餐館則推出較人性化的做法,白開水的收費只針對那些沒點飲料的顧客,這樣就不用擔心顧客有了免費開水就不花錢點飲料而少了盈利。
相信很多蟻粉心中都曾飄過這個疑問:常溫水不就是直接從水龍頭接的?為什麼要收費?
商家:實屬無奈之舉
以下是商家常給出的理由:
收費是為了應付成本的增加並非牟利,屬於無奈之舉。如今不僅租金上漲、水及洗杯所用的水費、供水系統和煮水機器所需的電費以及維修費用、人力等開銷也飆升;
一些顧客很「衰款」,自帶茶袋或麥片等,要了一杯開水後就自己沖泡,然後占著座位幾小時,導致其他顧客都沒位子坐,影響餐館的生意和收入,不收費不行;
冷水要用到冰塊,所以價格相對貴一些;
這是出於環保。當食客無需付錢時,往往會浪費水,要了開水最後卻沒喝完。相信大家可能都會同意,我們更有可能喝完一杯花錢買的飲料,而不是一杯免費的白開水;
在尖峰時段,如果每張桌子都要續開水,員工們是挺疲倦的,因此收費合情合理。
說白了,商家們都認為,大家都是開門做生意,任何一杯飲品和服務都必須算錢不能虧本。
這其實也無可厚非,特別是在這個經濟低迷的時候。
況且,有很少數的顧客確實會貪小便宜,懶得帶水出門,不想消費還向攤主討熱水沖泡自帶的飲料。
如果咖啡店、食閣的茶水攤都免費提供開水,相信不少人都會去討一杯。這樣一來,薄利多銷的茶水攤不但無利可圖,原本就已經人手不足的他們,工作量還變多了。

位於實龍崗3道第237座組屋的咖啡店吃飯,飲料攤的一杯白開水竟賣5角,讓他覺得貴得離譜。(新明日報)
成本價與人情味,孰輕孰重?
所以,這一杯水的成本究竟是多少?
商家又是以什麼方式來計算一杯水的價格?雖然我們無從得知,但相信不少商家心中都有一盤帳,同行之間也有所謂的「行情價」。
這杯水是否非收費不可?少收了這幾毛一塊,所得到的回報會不會更多?尤其是在這個樣樣都起價的時代。
對於一些長者來說,鄰里咖啡店就是一個社區空間,是他們與朋友鄰居聊天聯絡感情的地方。
買一杯熱水坐上一天,這個習慣已持續了好幾十年。以前老攤主就是這樣「縱容」著他們,只不過茶水攤的攤主越換越年輕,人也越變越務實。漸漸的,老東家那一輩的人情味也越來越淡,然後,隨風飄散。
對白開水收費,也變相「鼓勵」著顧客飲用不健康的含糖飲料。
這與我國提倡少喝糖,應對糖尿病和肥胖問題背道而馳。一些顧客會認為,買一杯飲料只需多付一塊多,喝開水不划算,感覺還虧了,倒不如買含糖飲料。

一些有冷氣的食閣,也會把電費成本計算在開水裡。(新明日報)
免費提供白開水的企業不在少數
其實,在本地選擇為顧客免費提供白開水的企業也有不少。
例如到傳統的韓國餐館用餐,一坐下來,服務員就會端來一壺水,還有很多小菜、讓你覺得賓至如歸,而且任喝任吃,不收費。
到日本餐廳,服務員也會端來一杯水和餐具,然後用日式英語告訴你:這些都是service,即免費的意思,喝完還能免費添加。
出了名服務好的中國餐飲連鎖店海底撈,在顧客等座位時就開始提供免費的飲料、小吃、美甲服務等。用餐時,只要講出神秘暗語還能獲得免費的禮品、湯包和玩具等。海底撈也曾強調,不會設置最低消費,無論顧客消費多少,都不會區別對待。
再如美企星巴克和麥當勞,除了給顧客提供飲用水之外,不時還會看到老年人和低收入員工向他們討開水,他們都會免費提供,只因這是企業文化。很多人都不知道,凡是有消費的客人,都可向星巴克討一杯免費的寶寶奇諾(babyccino),又名貝比奇諾。 (編按:一種兒童飲料,看似卡布奇諾咖啡,但用的杯子較小,要麼只有牛奶,要麼牛奶中加入了少量巧克力粉。)
羊毛長在羊身上,至少顧客覺得舒心
我們都明白這些「好康」都不是免費的,商家早把它的成本算在我們的帳單中。雖然如此,我們總會覺得這些商家的服務很好,富有人情味,且大方會給很多好康,所以我們也願意一次又一次的當回頭客。
對於商家來說,這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營銷策略,它們只需付出一點點就有大回報。
譬如,食客會和親朋好友分享這些好康,會給商家帶來更多顧客、更多生意,攤位和餐館的口碑也會因此提高。
正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軟。這些顧客拿了商家的好處,就會刻意禮讓三分,即使攤位餐館有些許缺點或者錯誤,大家也不會那麼在意,批評時也會手下留情。
所以,商家們與其在乎眼前這一杯白開水的「不能吃虧」,何不提升高度將眼光放得更長遠?
業者特別是餐館或許可考慮將白開水視為招待客人的「歡迎飲料」,而不是非得向客人收費。咖啡店和食閣的茶水攤是否也可以效仿餐館,至少給那些有購買飲料的顧客免費提供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