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讓很多小夥伴最關心的新聞,必須得是政府公布的新一輪降溫措施了!
雖然坊間時有猜測,政府遲早都會對樓市下手,但這次沒有任何事先徵兆的突然襲擊,還是讓不少人震驚不已。

圖源:99.co
新的降溫措施,主要分為三大項:
1)將私人金融機構借出房屋貸款時用於計算總償債率(TDSR)和每月償還貸款比率(MSR)的中期利率,從3.5%調高0.5個百分點至4%。非住宅房地產貸款的中期利率則從4.5%調高到5%;
2)組屋貸款的貸款與估值比率(LTV)也從85%調低到80%。私人金融機構的房貸LTV則維持在75%;
3)私宅業主和前私宅業主購買非津貼轉售組屋制定一個為期15個月的等待期;

圖源:CNA
比起去年12月那次降溫措施,這次的看起來似乎有些簡略。但是,在這輪新的降溫措施下,不管是住在組屋,還是住在私宅,只要在新加坡擁有房產的人,或將面臨一輪「大洗牌」。
而且,政府也說了,這些措施也只是暫時的,不排除在未來重新評估的可能。也就是說,這次的降溫措施,很大可能只是政府用來觀察市場反應的「前菜」!

圖源:Business Times
新加坡政府已經給出了最新的風向標,對於那些近期內有購置房產意願的人來說,把握住政策背後的動態很關鍵。
一位在新加坡耕耘多年的金牌經紀人道哥,對這次的降溫措施,提出了專業性滿滿的個人看法。
他認為,這次降溫措施的公布,對於一部分來說,簡直不要太糟!
組屋在樓市中太脆弱了
根本不值得投資!
在新加坡,其實大部分人都住在組屋裡。由政府承建,並由各個市鎮理事會管理的組屋,在很多人心中都是穩定的代名詞。
不過,過度穩定的性質,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劣勢。為了保障人們對組屋的承受能力,在政府的嚴加管控和干預下,組屋的價格浮動性,一直以來都相對比較低。

圖源:The Star
不過,從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組屋的價格,就開始如脫韁野馬一般進入高速飛漲時代!
每個季度,新加坡的組屋售價,大概平均都會上漲3%左右!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新加坡越來越頻繁出現的「百萬組屋」了。
除了傳統意義上靠近市中心的組屋外,在新加坡各大成熟組屋區,最近時不時的也能看到轉售價格破百萬的消息!

最新消息是位於勿洛的「霸級組屋」以104萬新幣出售
因此,在道哥看來,政府根本不可能無動於衷「坐以待斃」。
為了維持組屋的穩定性,政府及時推出降溫措施,是很正常的現象,不然後果就將不堪設想了!
可是,因為政府對於組屋的管控太嚴,這也導致了投資組屋的回報率不太高。在新加坡,組屋是不是值得投資的資產!
從去年開始,道哥就一直認為,趁著組屋處於高價位的良機,應該趕快把手頭上的組屋賣了。

特別是對於那些,在2013年左右買下組屋的人而言,在這時候賣掉組屋是很合適的。
畢竟,現在新加坡的組屋轉售價格指數,已經超越了2013年了!及時脫手,還能獲得一定的收益,錯過這村下個店就不知道是何時!

而最新的政府降溫措施,正好映證了道哥的推測。在新一輪的降溫措施下,組屋價格回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不過,個人在樓市大勢上能做的實在很有限......特別是,政府一直盯著組屋看的時候。
就在這兩天的國會上,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李智陞,更是表示政府將儘可能地保證新加坡能夠負擔得起組屋。

來源:CNA
而且,他還另外表示,這次的降溫措施只是個「開胃菜」,一旦情況超出政府預計,政府還將引入更多的降溫措施!
在政府不可阻擋的「大手」下,組屋在新加坡房市投資上的脆弱性,可見一斑。
綜上所述,道哥認為,目前持有大型組屋的人,已經是新加坡樓市中妥妥的「輸家」了。
不僅如此,根據道哥觀察,在新一輪降溫措施下,輸家還遠遠不止這些人......
新加坡樓市降溫後
這些人輸得「底朝天」
除了目前正持有又大又老的組屋人群外,新的降溫措施,對以下這些人還有著相當深層的影響:
1)賣公寓換組屋的群體
原本,想要賣掉公寓再「降級」成組屋,並不需要等待就能同步進行。新加坡很多百萬組屋,就是出自這群人的手筆。
而現在,除了55歲以上的群體,再想換公寓就要經過15個月的漫長等待,公寓賣家需要準備更多的時間,或是要面臨更高的金錢成本,用來應付賣掉組屋後的空檔期。

圖源:南華早報
2)正在賣組屋的群體
在政府新一輪管控措施下,組屋的需求將不可避免的減少。需求降低,連帶著組屋價格也會降低。
準備出手但還沒達成交易的這一群體,未來或許可能需要調低心理價格預期,才能將組屋順利賣出去。

3)執行共管公寓(EC)的買家
每月償還貸款比率(MSR)的調整,讓原本貸款額度更高的潛在買家群體,需要自己償還更多的房款。
以一個月收入為16000新幣的家庭為例,之前他們可以貸款958804新幣,而在新措施下,他們就只能貸款909372新幣!
兩相對比,這個家庭一口氣就要多拿差不多近5萬新幣的現金出來,負擔就更重了......

圖源:PropertyAsiaDirect
4)在新加坡租房的租客
原本,最近新加坡房租就漲得相當厲害了,在新降溫措施下,在新加坡的租房群體即將面臨另一群人的競爭:賣掉公寓準備換組屋的人群。
因此,在可以預見的不久後,新加坡租金還將迎來一輪瘋漲,租客們將不得不成為新政下的「犧牲品」。

圖源:PropertyGuru
新政下的贏家有這些
當然,有輸就有贏,在道哥看來,還有一些人能夠在這輪降溫措施下獲利。
租房的期望人群增加,那些擁有房產準備拿來出租的房東,就是一個很明顯的贏家。

除了房東以外,那些想從小戶型組屋提升到較大戶型組屋的買家們,就基本上不必再面臨公寓轉組屋買家的競爭了,購買價格上也能便宜不少。
這些人一般換房都是為了自住,而不是為了投資,用更低的價格買下屬意的房子,可以說是躺贏了......

圖源:Yahoo
換房的人群不僅限於組屋和公寓之內。還有一些住在別墅,可能想要換成的組屋的人。
在新政策下,換組屋等待時間太久,他們可能會將目光放在價值150萬新幣左右的公寓上。
這樣,他們既能通過「大換小」獲得一定的金錢收益,也不需要支付高昂租金等待組屋。
因此,準備脫手這類價值公寓的買家,在市場上也會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圖源:Daintree Residences
不過,能對房產造成衝擊的不僅僅是政策,房產位於的地段、房屋的屋齡、房屋附近的配套設施以及房子本身的家居狀況,都能對房價帶來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