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近來有本地家長投訴有學生疑似被迫參與「極端自殺式遊戲」,教育部回應表示,時刻緊密關注本地學生當中或來自國外的青年負面趨勢。目前在我國校園內,可能導致傷害或魯莽行為的遊戲並不多見。
教育部在回復《8頻道新聞》詢問時表示,學校教導學生在網絡虛擬空間瀏覽不同的平台時,要做負責任的用戶並保證自己安全,對宣傳不當行為的網絡社區保持警惕,在社交媒體上負責地發布內容,另外學生也被教導要對他人表示尊重和關心。
教育部同時也會對趨勢和課題提供即時的資源,與學生探討,包括研究現實生活的案例,以及如何應對潛在風險的技能。
除此之外,老師們也需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並鼓勵他們在需要的時候主動尋求幫助。
「我們的老師都經過培訓,能夠察覺學生們釋放出受到困擾的跡象。他們會與家長密切合作,並讓這些學生前往接受輔導,或是向醫療專家尋求進一步幫助及必要的介入。」
教育部也鼓勵學生關注彼此的健康狀態,並鼓勵朋友之間互相幫助,並在需要的時候,向可信任的成年人求助。
同時,教育部也鼓勵家長為孩子構建和諧互助的關係,並保持開放對話。
「孩子在面臨虐待、暴力和自殺等敏感課題時,要減少相應的風險和負面影響,家長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教育部建議,如果孩子們觀看或是參與到類似敏感課題,家長可以和他們進行討論並提供指導,和他們分享正確的觀念。家長同時也可以求助心理健康專家、諮詢熱線或是社區輔導服務等資源。」
- CH8/YW
Posted in:8頻道新聞及時事節目